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三十三送邑侯瀛海张君入觐二首》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三十三送邑侯瀛海张君入觐二首》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管子台西汶水寒,朝正驷马长安

齐城吏绩徵三异渤海家声二难

日近宫云春自早,烟消津柳雪初残。

遥知课最承恩处,内殿黄金汉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渤海(bó hǎi)的意思:比喻庞大而辽阔的海洋,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领域的广阔和辽阔。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承恩(chéng ēn)的意思:接受恩惠,承受恩德。

二难(èr nán)的意思:指面临两个难题或困境,无法抉择或解决。

管子(guǎn zǐ)的意思:指责、批评别人的言辞或行为。

汉官(hà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或官府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官员的身份或地位。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家声(jiā shēng)的意思:指家庭的声誉和声望。

课最(kè zuì)的意思:非常重要或优秀的事物,表示在某个领域中处于最高水平或最出色的状态。

内殿(nèi diàn)的意思:指皇帝居住的内宫室。

三异(sān yì)的意思:指三个方面或者三个方向都有所变化或者不同。

驷马(sì mǎ)的意思:指四匹马并驾驭,形容才能出众、技艺高超。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官员赴京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首句“管子台西汶水寒”以寒凉的汶水起兴,暗示离别的哀愁与不舍。接着“朝正驷马向长安”,通过描述官员乘坐四马拉的车前往京城长安,展现了其庄严而正式的出征场景。

“齐城吏绩徵三异,渤海家声起二难”两句,赞美了官员在齐地的政绩和家族的声望,其中“三异”和“二难”分别指出了他在地方上的非凡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体现了对他的高度评价。

“日近宫云春自早,烟消津柳雪初残”描绘了京城春意盎然的景象,阳光照耀下的宫殿云雾缭绕,春早花开,而渡口的柳树在雪后初晴中显得格外清新。这两句不仅渲染了京城的美景,也暗含了对友人即将进入繁华京城的美好祝愿。

最后,“遥知课最承恩处,内殿黄金拥汉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在京城受到皇帝恩宠、荣华富贵的期待与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又蕴含了对友人仕途顺利、功成名就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虞美人.有感

秋来日日烟含雨,不肯收残暑。

小桃错认是春回,尽把枝头红绿、向人开。

白云流水青山远,门掩苍苔晚。

草间蜂蝶未须忙,后夜云英和月、结成霜。

(0)

苏松太道袁海观求题小像

精悍见眉间,堂堂报国颜。

清吟须少谷,雅望属君山。

密迩犹常隔,栖迟却未閒。

卷中幸相对,小缓莫催还。

(0)

风泉清听

幽栖空谷中,石室如悬罄。

坐阅造化机,动静互相胜。

风生万籁随,雨过百泉应。

萧萧乱疏钟,泠泠隐清磬。

虎啸山月昏,龙吟海波静。

上人谢声尘,悠然入深定。

喧寂两俱忘,是乃名真听。

(0)

春雨书怀·其二

多忧每恐风摇竹,易感还愁雨滞花。

亦幸山房炉火在,春寒独自煮春茶。

(0)

巢燕行

乌衣失偶成孤飞,巢中黄口争告饥。

茫茫天地怜只影,择配忽复来其雌。

居梁对语相慰劳,众雏须有更生期。

谁知微物有机阱,呴呴相哺成相欺。

挤排转眼施毒觜,爱惜乃各私其私。

一朝育卵重所出,父兮独不哀伯奇。

亲疏恩义有厚薄,肝胆楚越将奚为。

履霜之操亦尚矣,之二虫者曾何知。

(0)

西湖秋日

深秋幽兴在平湖,伫立微吟独撚须。

黄鹤孤飞盘古木,翠禽危立颤枯蒲。

斜河淡月互明灭,远嶂寒烟半有无。

自是胸襟发清气,不愁佳景总难摹。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