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即休翁三首·其三》
《寄即休翁三首·其三》全文
元 / 萨都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鹤林老子不见应是门长绿苔。

几日城南风雨过,村村无处不黄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鹤林(hè lín)的意思:指人才辈出或学识渊博的团体或场所。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门长(mén cháng)的意思:指人家庭富裕,门庭热闹。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山门(shān mén)的意思:指山脉中的门户,也比喻进入某个地方或机构的入口。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萨都剌所作的《寄即休翁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以怀念友人即休翁的口吻,表达了对长久未见的老友的思念之情。首句“鹤林老子久不见”,“鹤林老子”是对即休翁的尊称,意指他在山林中的隐逸生活,“久不见”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次句“应是山门长绿苔”,通过想象友人居住的山门因长久无人打理而长满青苔,暗示了友人生活的孤寂和岁月的流逝,也寓含了诗人对友人境况的关切。

后两句“几日城南风雨过,村村无处不黄梅”,描绘了城南地区连日风雨过后的情景,黄梅时节的到来使得整个村庄都笼罩在雨后的湿润与梅子成熟的气息中。这既是实写自然景象,也是借景抒情,暗寓友人生活的环境清冷,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境遇的同情和对往昔相聚时光的回忆。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友人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季节更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作者介绍
萨都剌

萨都剌
朝代:元   字:天锡   号:直斋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生辰:约1272—1355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寄芳洲先生·其一

山中二十三年约,今日寻诗始得来。

举瓢酌水为君寿,从此登临岁一回。

(2)

偶洁瓷鼎煮芽茶可玉弟以云松吟藁至且啜且哦就成小绝并以卷锦

活火枯樵煮露芽,瓢盂颠倒岸乌纱。

君诗味永加严苦,可恨山中客未嘉。

(2)

夏日六首·其五

我生尚友千载,不愿争名一时。

闭门写范滂传,饱饭和渊明诗。

(2)

寺南小池

寺南疏小沼,堤隐獭行踪。

杉影动寒水,夕阳藏半峰。

清涵落鸟毳,寒怯病僧容。

闻说初开日,钵盂盛养龙。

(0)

谢子静寄端午药煎

麸桃弄朝烟,含虫鍊百杵。

山人入药箓,捣日月逢午。

甘酸杂众味,能生玉池乳。

颇忆越吟人,性静无所苦。

中年白发生,寄以润肺腑。

为谢山中人,愿结山中侣。

(0)

寄所知

何处识君面,青天云雾裾。

携琴上衡霍,玄发向风梳。

别去看流水,三年此踌躇。

偶同海鸟梦,为致空中书。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