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江 阴 签 判 晁 太 祝 宋 /梅 尧 臣 去 无 珠 履 为 上 宾 ,进 船 申 浦 忆 春 申 。江 田 插 秧 鹁 姑 雨 ,丝 网 得 鱼 云 母 鳞 。青 天 折 桂 香 未 灭 ,紫 豉 煮 莼 甘 更 新 。平 时 况 可 乐 风 月 ,吴 物 信 美 聊 前 陈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鹁姑(bó gū)的意思:形容人说话或行动鲁莽、粗鲁、不合礼仪。
插秧(chā yāng)的意思:指在田地里插秧苗,比喻开始做事或开始进行某项工作。
春申(chūn shēn)的意思:指人们积极向上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畏权势,勇于实现自己的理想。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更新(gēng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发展,也可指更新换代。
江田(jiāng tián)的意思:指人们在处理事情时,不拘泥于一种方法或固定的手段,而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进船(jìn chuán)的意思:指乘船出发或上船。也可引申为表示参与某项活动或进入某种状态。
可乐(kě lè)的意思:形容人心情愉快、快乐。
乐风(lè fēng)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悦耳动听。
平时(píng shí)的意思:平时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时刻,与特殊时刻相对。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上宾(shàng bīn)的意思:上宾指的是地位高、尊贵的客人或访客。
丝网(sī wǎng)的意思:指密织的网状物,也比喻密不透风的包围。
鱼云(yú yún)的意思:形容水面上的浮云,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云母(yún mǔ)的意思:指人或物表面有光泽的薄片状物质。
折桂(zhé guì)的意思:指在竞赛或比赛中获得冠军,也泛指取得第一名或最高荣誉。
珠履(zhū lǚ)的意思:指女子美丽华贵,穿着华丽的鞋履。
云母鳞(yún mǔ lí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人众多,数量繁多。
- 翻译
- 不再期待珠光宝气的宾客,只愿乘船驶入申浦,怀念春申君。
在江边田地插秧时,鹁鸪鸟的雨声陪伴,渔网捕到的鱼儿有云母般的鳞片。
青天上还留有折桂的香气未散,紫豆豉煮的莼菜更显鲜美。
平日里就已足够欣赏美景,更何况是这吴地的美好事物,姑且在此前陈旧事。
- 注释
- 珠履:形容贵客穿着华丽的鞋子。
申浦:古代地名,这里指上海一带。
鹁姑雨:鹁鸪鸟叫唤时的雨声,象征田园生活。
云母鳞:比喻鱼鳞像云母般闪亮。
折桂:古时科举考试中举人,比喻取得功名。
紫豉:紫色的豆豉,一种调味品。
莼:一种水生植物,可做食材。
吴物:指吴地的特产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江阴签判晁太祝》。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晁太祝离别的惋惜和对江阴地方风土的赞美。首句“去无珠履为上宾”暗示友人离去,虽非显贵,但仍有才识;“进船申浦忆春申”借申浦和春申君典故,寄寓对友人的怀念与祝福。
“江田插秧鹁姑雨”描绘了江南水乡插秧时节的生动画面,雨水适时,农事繁忙;“丝网得鱼云母鳞”则写捕鱼的喜悦,比喻友人此行有所收获。接下来,“青天折桂香未灭”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祝愿友人仕途顺利;“紫豉煮莼甘更新”则表达了对家乡美食的怀念,希望友人在外地也能品尝到美味。
最后两句“平时况可乐风月,吴物信美聊前陈”,点明即使在平时,友人也能享受美好的自然风光和地方物产,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期许和对江阴风物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
短亭休唱阳关,柳丝惹尽行人怨。
鸳鸯只影,荷枯苇淡,沙寒水浅。
红绶双衔,玉簪中断,苦难留恋。
更黄花细雨,征鞍催上,青衫泪、一时溅。
回首孤城不见,黯秋空、去鸿一线。
情缘未了,谁教重赋,春风人面。
斗草闲庭,采香幽径,旧曾行遍。
谩今宵酒醒,无言有恨,恨天涯远。
苏武慢
返照回光,终焉活计,何处可为依托。
凋零郑圃,竹坞松溪,林下胜游行乐。
霞友云朋,水色山光,幽隐烟萝岩壑。
更堂堂、气概摩天,一点浩然廖廓。
堪爱处、蝶戏花梢,苔生石径,风细日高帘幕。
清虚器量,咀嚼乾坤,高迈市朝欢约。
疏葛宽裁,瘦玉横拖,笑傲东篱吟酌。
把真情欲写,柰何尘世,故人萧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