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惊苔面破,候促竹胎生。
齿龈新味得,和句嚼来清。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雨后初晴,江边雷声乍起的情景,以及诗人与友人共同体验挖取竹笋的乐趣。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首句“春霁一林青”描绘了春雨过后,林间一片清新翠绿的景象,暗示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已经到来。接着,“江雷忽有声”一句,以雷声的突然响起,为宁静的春日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土惊苔面破,候促竹胎生”两句,通过“土惊”和“候促”,形象地表现了春雨对土地的滋润,以及万物生长的急迫感。苔藓在雨水的滋润下破土而出,竹子也在春雷的催促下开始萌芽生长,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生命力。
“带月呼童斸,烧灯与客烹”描绘了诗人与儿童一起在月光下挖取竹笋的场景,以及之后与客人共享竹笋烹饪的美食。这一幕充满了生活的温馨与乐趣,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齿龈新味得,和句嚼来清”则表达了品尝新鲜竹笋时的独特感受,以及与朋友共同创作诗句的愉悦心情。竹笋的新鲜味道令人回味无穷,而与朋友分享创作的喜悦,则让这份快乐更加纯粹与深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与友人共同体验生活乐趣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传递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夕寒风自起,集雪耀中宇。
朗月一何速,早巳烂芳醑。
邂逅我兰友,设尊款清语。
连翩忽竟夜,悲叹为故侣。
瑶华虽莫折,羽觞时复举。
念昔青年日,共矫凌风羽。
啄食九天步,宿必华池渚。
中路更险艰,风波各失所。
大明荡妖氛,回光荫衰腐。
诸贤既连茹,王子岂羁沮。
馀生实自庆,追念良巳苦。
搣促广陵散,怆恻山阳旅。
事谐终合并,感往徒心楚。
弃置且安寓,欢娱弄尊俎。
煌煌百二宅,怀里念前都。
孰无雍门哀,恨役久长途。
登赋时有望,所苦言辞粗。
自蒙新什惠,披玩忘晨晡。
疏越发潜响,烂若湍锦舒。
惭亦作者末,欲画安我愚。
浏浏回中吟,宛游秦陇隅。
清渭韵浟浟,南山笔巍如。
谁云篇目寡,已包千里馀。
读既摇我心,倘附西飞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