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与京尘改,愁将瘴发侵。
东还应晚合,未用叹升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彦平在朝廷任职的场景,他才华出众,被选中在重要场合发表策论,显示出其在文坛的尊贵地位。"发策魁丹陛"形象地表现了他在红砖朱漆的宫殿台阶上出类拔萃,"摛文重禁林"则强调他在宫禁之地撰写文章的重任。
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描绘细节,"麒麟鞭缕玉"象征着他的荣耀和高贵,"菡萏烛摇金"则以荷花烛光映照金器,渲染出华美的氛围。然而,诗人心中的忧虑也随之而来,"事与京尘改"暗示了世事变迁,"愁将瘴发侵"则表达了他对远离家乡、身处异地的忧虑,以及可能遭遇的健康问题。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自我安慰,"东还应晚合"意味着他相信早晚会有回归故乡的一天,不必过于执着于眼前的升沉得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仕途的起伏和个人的内心世界。
吾家雪翠天下白,银河无声月无色。
天关不闭寒峥嵘,箕尾晶英冻将拆。
帝遣六丁下取将,敕赐名轩换金碧。
初如紫雾蟠青云,飞下人间作坚壁。
渐如扶桑六龙出,万缕丹霞吹海立。
何人办此女娲氏,补天重鍊苍苍石。
阳能兼阴今可知,祝融若并玄冥国。
正教芜秽洗欲空,谁为千年栋梁惜?
杀机如火出至微,焰焰宁知有今夕。
轩中高卧刘更生,愿借馀光照方册。
方册有道出黄虞,今古煌煌天与极。
火耕明日千万斛,酒瓮已闻春雨滴。
不妨一饮尽群山,醉晕春生半天赤。
留侯在汉庭,四老在南山。
不知高祖意,但欲太子安。
一读《鸿鹄歌》,令人心胆寒。
高飞横四海,牝鸡生羽翰。
孺子诚可教,从容济时艰。
平生无遗策,此举良可叹。
出处今误我,惜哉不早还。
何必赤松子,商洛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