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际日初上,窗间云渐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阁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禅宗修行的深邃意境。
首联“老僧开竹阁,缥缈倚城西”,以“老僧”开阁为引,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竹阁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仿佛是与世隔绝的净土,坐落在城市的边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颔联“松际日初上,窗间云渐低”,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变化。太阳从松林的缝隙中升起,光线穿透云层,使得云朵逐渐低垂,形成一幅动态的画面。这种光影与云彩的变化,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颈联“经教童子读,法说众生迷”,转而聚焦于修行的场景。童子在阁内诵读佛经,而“法说众生迷”则表达了佛法对于芸芸众生而言,既有指引也有困惑的主题。这一联既体现了修行的虔诚与执着,也反映了佛法的深奥与广大。
尾联“不是高贤至,寻常懒下梯”,则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来访者的期待与尊重。只有那些真正懂得欣赏这份宁静、理解这份深意的高人雅士,才会不辞辛劳地攀登至此。这不仅是对来访者的一种赞美,也是对云半阁独特魅力的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云半阁的静谧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禅宗智慧,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台城路.黄浦江送蕙仙归宁之黔,余亦南还矣
平生未信离愁苦。放他片帆西去。
三叠阳关,一杯浊酒,做就此番情绪。
劝君莫醉,怕今夜醒来,我侬行矣。
风晓月残,江浔负手向何处。天涯知是归路。
奈东劳西燕,辽绝如许。
满地干戈,满天风雪,耐否客途滋味。
几多心事,算只有凄凉,背人无语。
待取见时,一声声诉汝。
水龙吟.枇杷词旧无传作,梁溪舟中,偶一为之
果林翠晚山深,梅肥时节初过了。
洞庭平望,东溪胜处,烂晴垂晓。
肤拟云腴,皮兼沙白,核夸单好。
自蜀都赋罢,唐宫帖后,谁误写,琵琶稿。
天与蜡兄名早。胜寻常、许多梨枣。
经霜涤蕊,凭薰酿实,甜香满抱。
千树黄金,但愁摘尽,园丁偷饱。
忆板桥西去,隔花门闭,有才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