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蜀初游楚,吾方十二三。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名为《曾大父有诗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飞归蜀与语及此因取为韵(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大父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年轻时离家远游的感慨。
“去蜀初游楚,吾方十二三。” 开篇两句描绘了诗人年少时离开四川前往楚地游历的情景,那时他才十二三岁,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憧憬和探索欲。
“无成今长大,送汝不胜惭。” 后两句则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意识到自己尚未取得成就,心中充满愧疚。当他送别即将远行的弟子时,这种复杂的情感更加深刻,既有对未来的担忧,也有对自己过去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个人成长、家庭责任以及人生追求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姚叔节解元属题张亨甫先生题寄按察公石田画卷
过庭耳熟姚张交,诗稿受寄更三朝。
象贤抱持兵火际,卒就微禄为写雕。
枣梨捆载千里致,归告家祭辞折腰。
我寻棠茇后一纪,洄溯风义江天遥。
晚丁澒洞再觏子,尚手此卷珍松寥。
当时题赠事偶尔,世患腾遝来如潮。
溪山胜画孰竟隐,何地乾净如僧寮?
穷通修短等一覕,万劫要恃平生要。
百年可作大父行,故家文物犹票姚。
陶斋招为柬坡生日节庵新至信宿即归陶斋有诗索和
谪仙非谪乃其游,坡公故是仙者流。
谷神出世八百秋,禁网所脱声画留。
陶斋好古苏斋侔,梁髯新来趣命俦。
图书色香逾荐羞,陈以飨客餍客求。
嗟公于世生何雠,死作奎宿谗始休。
已灰之木不系舟,孰者龟鹤孰蜉蝣?
往来人海髯如鸥,此会欻若风中沤。
主人诗好难为酬,雪大能上西山不?
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其一
西山吾故人,久别渴一访。
潭柘稍阻深,戒坛致清旷。
前游悔草草,梦想半已忘。
有分及馀年,登巅骋秋望。
见从得二子,济胜聊自壮。
犹疑在故山,松月坐相向。
此心本无住,所见孰真妄?
闻梵各洒然,无为忆曩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