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梢台殿郁高标,山转溪回一水朝。
《游宁国奉圣寺》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游 宁 国 奉 圣 寺 宋 /范 成 大 松 梢 台 殿 郁 高 标 ,山 转 溪 回 一 水 朝 。不 惜 褰 裳 呼 小 渡 ,夜 来 春 涨 失 浮 桥 。
- 翻译
- 松树梢头的台殿显得格外高大,山势蜿蜒溪流曲折,所有的水都流向同一个方向。
我毫不吝啬地撩起衣摆,呼唤小船摆渡,因为昨晚春水上涨,原先的浮桥已经不见了。
- 注释
- 松梢:指松树的顶端。
台殿:古代的殿堂或楼阁。
郁:茂盛、密集。
高标:高耸的姿态。
山转:山势转折。
溪回:溪流曲折。
一水朝:所有的水流向同一个方向。
不惜:不介意、不顾惜。
褰裳:提起衣裳,露出腿部以便行动。
呼小渡:呼叫小船过来。
春涨:春天河水上涨。
失浮桥:浮桥被水淹没,不见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宁国奉圣寺时的景象。首句"松梢台殿郁高标",通过描绘松树梢头的寺庙显得高耸入云,展现出寺庙的雄伟壮观和静谧之感。接下来的"山转溪回一水朝",则描绘了山水相映的自然景色,溪流曲折,仿佛所有的水都朝着寺庙汇聚,增添了神秘与神圣的气息。
诗人兴致勃勃,不惜撩起衣裳呼唤小船摆渡,"不惜褰裳呼小渡",表现出他对探索美景的热忱和对未知的好奇。最后一句"夜来春涨失浮桥",暗示了时间已晚,春水上涨,原本的浮桥已被淹没,这不仅增添了游览的趣味性,也寓含着自然之力的壮丽和变化无常。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奉圣寺周边的山水风光,以及诗人游历过程中的生动场景,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晁校理知怀州
鸡犬相闻桑柘春,风光明润帝乡邻。
群峰斜转太行角,万谷同趋马颊津。
簪组倾都邀别袂,壶浆满路候行尘。
非君厌薄承明直,天子方今重治人。
送何济川为庞公使庆阳席上探得冬字
幕府遥三舍,传车乘一封。
忠深轻远道,醉暖失严冬。
圁水犹飞檄,芦阕未灭烽。
贤侯虽喜士,难得久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