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涿鹿道中赋得陌上尘》
《涿鹿道中赋得陌上尘》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每与群动起氤氲大堤

随风柳絮,碾地扑花泥。

不受文犀辟,相吹野马迷。

明朝御沟近,可似濯缨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堤(dà dī)的意思:指宽阔高大的堤坝,比喻坚固稳定的基础或安全保障。

动起(dòng qǐ)的意思:指行动起来,开始做某件事情。

柳絮(liǔ xù)的意思:柳絮指的是柳树开花后飞舞的细小棉絮,比喻言语或文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也形容人的情绪或行为反复无常。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扑花(pū huā)的意思:形容人追求虚名、沽名钓誉的行为。

群动(qún dòng)的意思:形容人群或动物群体一起活动或移动的景象。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文犀(wén xī)的意思:比喻书籍、文章等具有珍贵的价值。

野马(yě mǎ)的意思:指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人或事物。

氤氲(yīn yūn)的意思:指烟雾、气体等在空气中弥漫蔓延的样子。

御沟(yù gōu)的意思:指皇帝或高官在出行时,由官员和士兵护卫,以及清理道路,确保畅通无阻。

鉴赏

此诗描绘了涿鹿道中的尘土景象,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首句“每与群动起,氤氲蒲大堤”以群动兴起,氤氲弥漫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氛围。接着“随风萦柳絮,碾地扑花泥”两句,通过柳絮随风飘扬,尘土在地面翻滚,形象地描绘了尘土与风的互动,赋予了尘土以生命力。

“不受文犀辟,相吹野马迷”则进一步深化了尘土的特性,它不受文犀辟除,反而与野马的奔跑相呼应,使得尘土的飞扬更加不可控,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和神秘感。最后,“明朝御沟近,可似濯缨溪”两句,将视线拉回现实,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暗示尘土虽无常,但生活依旧继续,给人以希望和宁静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尘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尘埃与风、柳絮、花泥等元素的和谐共存,以及它们在特定环境下的动态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变迁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古诗

勿效步兵哭,应比士龙笑。

有时笑亦哭,不在音与貌。

钟鼓可以哀,长歌可以吊。

寸心无营求,流泉净泥淖。

味淡声亦希,渊然涵众妙。

笑哭两不关,天半发清啸。

(0)

挽徐泰初·其一

病中决归计,预以书报家。

妻儿怀征人,夜夜占灯花。

不望印悬肘,不希金满车。

妻愿见阿夫,儿愿见阿耶。

骨肉苟得完,长饥又何嗟。

宁知忽弃捐,旅魂栖天涯。

(0)

秋宵宴集酒阑漫兴得娘字

客里经秋只自伤,况逢明月倍凄凉。

悲歌燕市寻屠狗,寥落江潭解佩攘。

天上已归秦弄玉,人间重见杜韦娘。

酒阑曲罢浑无寐,疑是维摩证道场。

(0)

皋陶祠

虞廷推执法,才子产高阳。

主德宽三宥,臣心慎五章。

吁谟同禹益,奸宄服蛮荒。

遗庙杨侯国,青松近北邙。

(0)

采石李翰林墓

苍苍松柏绕层岑,谢朓青山葬翰林。

天子呼来犹得谤,世人欲杀亦知音。

烟迷墓杳渔樵路,月照楼空江海心。

鹦鹉鸬鹚杯杓好,死生有约酒星沉。

(0)

棹歌

秋光瑟瑟半江红,花事阑珊到水荭。

昨日芙蓉今日老,一年生怕鲤鱼风。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