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寺僧人求草书·其一》
《南寺僧人求草书·其一》全文
明 / 岳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脱帽南山政事馀,无禅本性如如

前身不是山僧化,肯与山僧作草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性(běn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固有的、不易改变的本质和特征。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草书(cǎo shū)的意思:指一种行书的字体,泛指潦草、难辨的字迹。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前身(qián shē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人的以前的形态、状态或身份。

如如(rú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似或相同。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脱帽(tuō mào)的意思:脱下帽子,表示对他人的尊敬或敬意。

政事(zhèng shì)的意思:指政治事务或政府事务。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岳正的《南寺僧人求草书(其一)》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完成政务之余,来到南山寺庙,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面对生活。"脱帽南山政事馀",通过脱帽的动作,展现出他暂时放下官场事务的轻松与随意,南山成为了他的心灵归宿。"无禅本性亦如如",表达出诗人的内心平静,即使没有深入禅修,他的本性也如同禅定一般,自然流露出宁静与淡泊。

"前身不是山僧化",诗人暗示自己并非出家之人,但此刻却能与山僧一样,享受书法带来的乐趣,这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最后一句"肯与山僧作草书",则是诗人愿意放下身份,与山僧一同挥毫泼墨,享受书法创作的乐趣,展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艺术的亲近。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传达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淡然态度,体现了明朝士大夫阶层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岳正
朝代:明

(1418—1472)顺天府漷县人,字季方,号蒙泉。工书画,尤擅画葡萄。正统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天顺初改修撰,以原官入内阁,预机务。在阁二十八日,忤石亨、曹吉祥,被构陷,谪钦州同知,旋系狱,戍肃州。宪宗初复修撰,出为兴化知府,旋辞归。谥文肃。有《深衣注疏》、《类博杂言》、《类博稿》。
猜你喜欢

和魏签雪诗上赵守·其二

透户穿帘到眼边,陡惊滕六逞威权。

禦寒我独忧无褐,得饱人皆喜有年。

已见欢声腾比屋,好将盛事被丹弦。

此时且莫孤清赏,早晚除书下九天。

(0)

和胡宗泽见寄·其一

湖边策杖步新晴,陡觉胸襟万虑平。

老去不须防意马,静中已是息心兵。

閒来绿树阴中坐,懒去红尘闹里行。

赖与故人供一醉,不辜今夜月华明。

(0)

和杨季恪景疏希白二首·其二

人讥居士老来迂,与世依违总不符。

虽似子牟怀魏阙,却同居易学浮屠。

锄荒只欲开三径,适意宁论泛五湖。

胸次更无尘一点,且同高士话虚无。

(0)

和朱世同韵·其一

聊向空山避世喧,数椽茅屋锁苔钱。

怕逢俗客慵开户,欣慕前贤愿执鞭。

已见二毛真老矣,幸存三径盍终焉。

细思万计惟閒好,敢为浮名误百年。

(0)

和刘正夫见寄·其一

揽辔澄清慕古人,观风问俗按行频。

振荒已视饥由己,畜水犹思利及民。

美意共推君体国,高怀还喜我抽身。

名章下逮情何厚,和气薰然暖似春。

(0)

又陈伯明知郡远寄诗篇因次韵二首·其一

信笔题诗不记篇,聊凭赋咏写林泉。

閒来倚杖云千嶂,睡起凭栏月一川。

野性已安三径里,吟魂犹绕两湖边。

何时更许陪清话,复把深杯手自传。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