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寒》
《春寒》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景物,多病不能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更深(gēng shēn)的意思:更加深入或更加深厚。

景物(jǐng wù)的意思:指自然景物或人工构筑物。

开心(kāi xīn)的意思:心情愉快,快乐欢喜。

敛翅(liǎn chì)的意思:指鸟类折叠翅膀,停止飞行。

片雨(piàn yǔ)的意思:指雨水很小,只是零星地洒落下来。

青帘(qīng lián)的意思:指妇女的帷幕,也用来形容妇女的容貌。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阴阴(yīn yīn)的意思:形容阴暗、阴森、阴沉的样子。

注释
青帘:指酒旗。
翻译
春日阴云笼罩,虽然云层不厚,但整天浓阴密布,云天雾海。
一片迷茫蝴蝶因气候寒冷而紧缩了翅膀,不能飞舞;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
春风凛冽,吹动着挂在树枝上的酒旗;春雨阵阵,靠近山的地方,春风突然夹裹着春雨而来。
叫人感到一阵寒冷不曾做对不住景物的事,只是苦于身体条件和心情低落而不能去接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春寒》,描绘了春天阴沉寒冷的景象。首句“春昼自阴阴”点出春日天色阴郁,接着“云容薄更深”进一步渲染了云层的厚重和光线的昏暗。颔联“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通过蝴蝶因天气寒冷而收起翅膀,花朵因冷意而不肯绽放,生动地展现了春寒对生物活动的影响。

颈联“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描绘了树枝上的青帘随风摇曳,暗示着山间飘落的零星小雨,形象地刻画了春寒中微弱的动态。尾联“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表达了诗人虽然未曾辜负这春景,但由于身体多病,无法尽情欣赏和游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寒的氛围,寓情于景,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感慨。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题觉上人黄菊

东篱佳卉傲风霜,色带秋金别样黄。

疑是渊明当日种,一枝分到远公房。

(0)

苓轩为徐彦敬医师作

贞松生长泰山巅,移种南洲旧宅前。

翠叶高低浓似黛,香脂凝结大于拳。

托形变化神功秘,为物收藏岁气全。

刀出昆吾脩益利,器成陶冶煮相便。

涧泉屡汲鱼翻目,石火频烧鹤避烟。

精洁可供三岛客,声名不下九疑仙。

加餐岂独求康健,分惠还能济大颠。

白雪满头期换黑,清风两腋谢参玄。

金芝瑶草难充腹,黑黍胡麻敢并肩。

铜狄再摩容易事,姿颜不老遂长年。

(0)

庆周宗学先生七十

巽庵先生年七秩,古之隐士今诗伯。

神完貌伟健且康,泉石逍遥寄踪迹。

朝经暮史心侣侣,布衣坐享升平时。

口谈周孔化乡俗,月旦有评风化移。

炉中艾■腾香暮,阶前蓂荚迎初度。

神药分来玉杵霜,绿醅泻出金盘露。

濂溪溪上绮席开,衣冠济济佳宾来。

诗清肯籍月斧斲,曲艳似将云锦裁。

水清玉润誇冰玉,天公报喜应多福。

一仁致寿寿绵延,何须再诵冈陵祝。

(0)

赠文化萼长老

芙蓉缥缈摩苍穹,洞天林屋居其中。

神仙敢独占斯境,金碧涌出如来宫。

鼋头绝顶幽奇处,锡杖曾分一方地。

宝殿香台属化成,青松翠竹添佳致。

开山老祖非常伦,得道能令龙虎驯。

三乘说讲万人听,近远处处扬清尘。

后来弟子相继续,孙□又见温如玉。

法雨慈云任卷舒,清泉白石消尘俗。

我来吟玩喜逃禅,兜率谁知别有天。

匡庐旧诧东林胜,结社何妨拟白莲。

(0)

吴钩行

吴人杀二子,以血衅吴钩。

吴钩虽有灵,吴王何用求。

父子恩既断,君臣义难保。

不如佩仁义,防身到终老。

(0)

梅花为孔叔茂题

野店疏篱曲涧浔,孤标斜傍竹林深。

相思寓直西清夜,曾对寒香月下吟。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