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秦陵:秦始皇陵。
汉苑:汉代皇家园林。
参差:高低不齐,错落有致。
雪:白雪覆盖。
北阙:古代皇宫北面的门楼。
南山:长安城南的山。
次第:依次,陆续。
春:春天。
车马满城:城市中车水马龙。
原上去:出城到郊外。
岂知:哪里知道。
惆怅:内心忧郁,伤感。
闲人:指诗人自己,闲适之人。
- 翻译
- 秦始皇陵和汉代宫苑在雪中参差错落,
长安城北的宫殿和南山依次呈现出春天的景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后的长安城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惆怅的情绪。诗人杜牧以其清新隽永的笔法,将长安城外的秦陵汉苑、北阙南山等地标性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秦陵汉苑参差雪”,这里的“参差”指的是树木或房屋在雪后的不规则排列,这个词汇选择恰到好处地描绘出一种自然界中独特的情景,雪覆盖下的古建筑和林木显得错落有致,既保留了原有的生动感,又增添了一种静谧的美。
“北阙南山次第春”,这句诗描写的是随着季节变化,长安城内外自然界开始呈现出春天的气息。“北阙”和“南山”都是长安的地理标志,通过“次第”一词,可以感受到春色的渐进与层次,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车马满城原上去”,这句话描述的是雪后长安街市恢复生机,人们的活动逐渐增多,车马川流不息。这里的“满城”强调了场景的繁华,而“原上去”则指向了一种开阔和远行的意象。
最后一句“岂知惆怅有闲人”,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受。在这繁忙而美丽的长安城中,诗人却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寂寞。这里的“岂知”是反问的语气,带有一种自我询问的意味,而“闲人”则隐喻了诗人的孤独与不为世俗所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长安雪后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于尘嚣之外、却又无法完全逃离人间烟火的复杂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滩行
大滩水如天上来,奔腾涌沸声轰雷。
一线直落势复回,银河东泻沧溟开。
小滩石在水中夹,怒石夹水水逾狭。
新泉急火煎成泡,万斛明珠流出峡。
大滩小滩难复难,蛟鼍喷沫飞惊湍。
上滩更比下滩苦,行者未至心先寒。
江头大船不敢行,驾棹皆属麻阳人。
麻阳舟子强有力,满船日听喧呼声。
喧呼牵挽人挤排,各负长纤登高崖。
崖高路窄行不得,蛇行蒲伏泥中蛙。
壮者负纤黠持篙,篙撑怪石避惊涛。
一篙一拄一转侧,危梢起立如飞猱。
滩流浅处石势汹,舟陷石中舟愈重。
篙师赤体入水中,鳌负舟行舟始动。
楚黔地接相犬牙,千山万壑钩连斜。
诸峰横叠出滩口,奇崖峭壁森㟏岈。
山形崱屴波与吞,怒犀饿虎沙中蹲。
或如美人临水妆,黛螺秀色生明光。
俯听滩声仰见山,时时骇笑开心颜。
神工鬼斧不容壑,世间奇境非痴顽。
放舟似入青云端,江山如此亦壮观,何必徒嗟行路难。
《上滩行》【清·陈钟祥】大滩水如天上来,奔腾涌沸声轰雷。一线直落势复回,银河东泻沧溟开。小滩石在水中夹,怒石夹水水逾狭。新泉急火煎成泡,万斛明珠流出峡。大滩小滩难复难,蛟鼍喷沫飞惊湍。上滩更比下滩苦,行者未至心先寒。江头大船不敢行,驾棹皆属麻阳人。麻阳舟子强有力,满船日听喧呼声。喧呼牵挽人挤排,各负长纤登高崖。崖高路窄行不得,蛇行蒲伏泥中蛙。壮者负纤黠持篙,篙撑怪石避惊涛。一篙一拄一转侧,危梢起立如飞猱。滩流浅处石势汹,舟陷石中舟愈重。篙师赤体入水中,鳌负舟行舟始动。楚黔地接相犬牙,千山万壑钩连斜。诸峰横叠出滩口,奇崖峭壁森㟏岈。山形崱屴波与吞,怒犀饿虎沙中蹲。或如美人临水妆,黛螺秀色生明光。俯听滩声仰见山,时时骇笑开心颜。神工鬼斧不容壑,世间奇境非痴顽。放舟似入青云端,江山如此亦壮观,何必徒嗟行路难。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2667c68c13c2308682.html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其二
黔首本骨肉,天地本比邻。
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圣者胞与言,夫岂夸大陈。
四海变秋气,一室难为春。
宗周若蠢蠢,嫠纬烧为尘。
所以慨慷士,不得不悲辛。
看花忆黄河,对月思西秦。
贵官勿三思,以我为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