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纲所作的《送彦礼弟赴歙尉四首(其二)》中的一节,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池塘春草、柳絮飘飞的景象,以及对友人离别的感慨。
首句“池塘春草促君诗”,以池塘边春草茂盛的景象,暗示友人即将踏上旅程,激发诗兴。池塘与春草,既是自然界的美好景致,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预示着离别之际的思绪万千。
次句“阿绪风流絮欲飞”,将目光转向柳絮,它们轻盈飘逸,仿佛要随风远行。这里不仅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景象,也暗喻了友人如柳絮般轻盈、自由的性格,即将展开新的旅程。
第三句“满眼吾家好风景”,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和珍惜之情。这里的“吾家”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家,更包含了对家乡、对自然、对友情的深厚情感。诗人通过这一句,强调了对当前环境的欣赏,同时也为下文的离别之情埋下了伏笔。
最后一句“正须相赏忽相违”,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在美好的景色面前,诗人与友人却不得不分别,这种遗憾和不舍之情跃然纸上。相赏即欣赏美景,相违则指离别,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离别之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离别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在欣赏这首诗时,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感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