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食缘交住,浮家为兴来。
渔歌堪画处,又有鲁公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米芾在苕溪的旅行生活,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首联“旅食缘交住,浮家为兴来”点明了诗人以交游为伴,随兴而行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不拘一格、自由自在的性格。颔联“句留荆水话,襟抱卞峰开”则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与朋友在荆水边畅谈的情景,以及这种交流使得他的心胸如同卞峰山一样开阔,寓意着心灵的自由与宽广。
颈联“过剡如寻戴,游梁定赋枚”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寻戴”和“赋枚”分别指代的是东晋名士戴逵和汉代文学家枚乘,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希望像他们一样,在旅行中寻找灵感,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尾联“渔歌堪画处,又有鲁公陪”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不仅提到了渔歌这一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元素,还暗示了诗人可能在旅行中遇到了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分享旅途的乐趣。整个诗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文学创作的追求,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作品。
新秋近,晋公别馆开筵。
喜清时、衔杯乐圣,未饶绿野堂边。
绣屏深、丽人乍出,坐中雷雨起鹍弦。
花暖间关,冰凝幽咽,宝钗摇动坠金钿。
未弹了、昭君遗怨,四坐已凄然。
西风里、香街驻马,嬉笑微传。
算从来、司空惯,断肠初对云鬟。
夜将阑、井梧下叶,砌蛩收响悄林蝉。
赖得多愁,浔阳司马,当时不在绮筵前。
竞叹赏、檀槽倚困,沈醉到觥船。
芳春调、红英翠萼,重变新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