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蝉八绝句·其三》
《听蝉八绝句·其三》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渠与斜阳有底雠,千冤万恨诉清秋。

更从谁子头抵,只放斜阳不落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落(bù là)的意思:不倒下、不陷落

谁子(shuí zǐ)的意思:指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成就感到自负自满,看不起别人。

头抵(tóu dǐ)的意思:指在思考、决策或行动上付出巨大努力,使自己的头脑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有底(yǒu dǐ)的意思:有底指有底气或有把握,表示有自信心或有把握做某件事情。

注释
渠:代词,指代前面提到的事物。
斜阳:夕阳。
有底雠: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
千冤万恨:无数的冤屈和仇恨。
诉清秋:在秋天倾诉。
谁子:疑问词,指代某人。
做头抵:作为抵挡者。
只放:只让。
斜阳不落休:夕阳永不落下。
翻译
他与夕阳究竟有何冤仇,堆积了千万的哀怨在秋天倾诉。
又有谁能替它抵挡,只让夕阳永不落下。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听蝉八绝句(其三)》。诗中通过对斜阳秋光与清音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情感寄托。

"渠与斜阳有底雠":这里的“渠”指的是小溪,"斜阳"则是秋天倾斜的阳光。"底雠"形容水中的倒影,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日溪边景象,透露出诗人对静谧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千冤万恨诉清秋":诗人将自己的忧愁与不满寄托在这宁静而又明朗的秋天中。这里的“千冤万恨”隐喻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可能是对世事的感慨,也可能是个人情感上的波折。

"更从谁子做头抵":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听蝉鸣声时的心境。"更从"意味着继续探寻,"谁子"暗指蝉的儿女,这里的“作头抵”则是形容蝉鸣声如同在耳边不断回响。

"只放斜阳不落休":诗人享受着这斜阳下的时光,不忍心让它迅速流逝。这里的“只放”表达了一种珍惜、一种不舍的感情,诗人希望时间能够暂停,让自己更久地沉浸在这样的美好瞬间。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深邃情怀。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四

四海苍生众,真知不世逢。

方将请巡幸,然后议登封。

铸鼎未云就,乘云安所从。

尤哀此下国,无路望髯龙。

(0)

还家自戏二首·其一

忆昨边城初见春,纤纤垂柳正矜新。

不知远客贪归意,欲把狂丝系画轮。

(0)

奉酬润州余少卿见寄

两镇旌旗对抚邦,老成循政独难双。

赐环已许归西省,拥楫方来绝大江。

后乘愿陪幽赏尽,诗新顿使勇心降。

主人意厚春潮小,且卷孤帆偃画杠。

(0)

碧玉峡

野迥方知天广大,身高更觉石岧峣。

泉人试为平章看,胜绝何如透碧霄。

(0)

运司园亭十咏·其六翠锦亭

楩楠百尺馀,排列拱檐际。

畏日自成阴,隆冬宁灭翠。

虚旷得寂理,懒僻恣浓睡。

谁知官府中,获此冲漠味。

(0)

龙图张公挽词三首·其一

仪凤来丹穴,麒麟瑞圣时。

壶冰凝雅操,冠玉耸英姿。

敦阅今儒将,循良古吏师。

未登台鼎贵,胡不到期颐。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