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楠出壑夜龙黑,幽塔刺霄孤剑青。
道翁好惜秋江茗,留著频来款露扃。
这首清代左宗植的《七月十三夜被酒登双清亭道者送茶至》描绘了一幅醉中夜游的画面。诗人醉眼朦胧,江风带着腥气,他独自漫步,踏过乱石,来到石亭歇息。周围的景色幽深而神秘:峭立的楠木仿佛黑夜中的龙影,一座孤独的塔尖直插云霄,如同青色的剑光。诗人感叹时间流转,但此刻的双流美景依旧,与友人共赏明月,气氛温馨。
"终古双流有今夕"表达了诗人对永恒与当下瞬间的感慨,"三人明月自前庭"则体现了友情的温暖和共享美景的愉悦。最后,诗人赞赏道者的慷慨,珍惜这秋江新茗,期待着能常来此地,与道者把盏言欢,门扉半掩,静待露水降临,意境悠然。整首诗以景抒情,寓哲理于自然之中,展现了诗人醉中醒来的诗意生活。
良材蔽幽壑,大匠终不遗。
骅骝困百里,伯乐为之悲。
顾无适时材,焉能嗟明时。
使君姑苏彦,夙负英俊姿。
开口论阿蒙,耻为吴下儿。
倏起佐民邑,顿令弦诵施。
朝餐戒贪泉,夕寐抱素丝。
松柏有贞操,不受霜雪欺。
一旦劳誉流,徵书走南陲。
衡镜悬大庭,准平良在兹。
五马锡中厩,双旌拥前麾。
铜鞮古沁源,尚在羊肠西。
居人迎露冕,稚子瞻缨绥。
行将寄专城,蚤为苏民疲。
春风五裤谣,莫遣歌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