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后杂言六首·其五》
《后杂言六首·其五》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古风

由来大乘地,不踏小乘径。

满口说大乘,何曾有一证。

或请丞相田,或借中涓柄。

开筵珊瑚拥,发箧黄金迸。

未必乘人,肯作大乘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乘人(chéng rén)的意思:利用他人的力量或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大乘(dà chéng)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所传授的教法,也泛指广大众生修行的道路。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开筵(kāi yán)的意思:举办宴会或盛大的宴会

满口(mǎn kǒu)的意思:形容说话时充满某种情感或某种内容。

珊瑚(shān hú)的意思:指珊瑚这种宝贝,比喻珍宝、宝贵的东西。

丞相(chéng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丞相是宰相的别称,为君主辅佐国政的高级官员。也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或重要顾问。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小乘(xiǎo chéng)的意思:小乘指佛教中的一种宗派,也用来比喻心胸狭窄、见解狭隘。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中涓(zhōng juān)的意思:指在众多事物中居中的一个,也可指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找到关键的一点。

作大(zuò dà)的意思:指人有雄心壮志,追求大事业或大成就。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后杂言六首》中的第五首。诗中以“大乘”与“小乘”为喻,探讨了信仰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由来大乘地,不踏小乘径。” 开篇即点明主题,大乘佛教追求普度众生,而小乘则更注重个人解脱。诗人认为,真正的信仰者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大乘教义,而应身体力行,实践大乘精神。

“满口说大乘,何曾有一证。” 接下来,诗人对那些只会空谈大乘教义,却未曾真正实践的人提出了质疑。他强调行动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证明一个人是否真正理解并践行了大乘教义。

“或请丞相田,或借中涓柄。” 这句话描绘了一些人为了获取权力和地位,不惜利用政治资源,甚至不惜牺牲道德原则。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述,批评了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行为。

“开筵珊瑚拥,发箧黄金迸。” 描述了奢华宴席的场景,珊瑚装饰的宴会,黄金从箱子里散落而出,展现了财富与权力的炫耀。诗人借此讽刺了那些在物质享受上过度追求,忽视精神层面提升的人。

“未必小乘人,肯作大乘行。” 最后一句,诗人提出疑问,是否那些坚守小乘教义,追求个人解脱的人,能够真正放下个人利益,去实践大乘精神,普度众生。这句话引人深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信仰与实践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乘与小乘的对比,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于信仰实践、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偈九首·其七

一是一,二是二。头上是天,脚下是地。

饥即餐兮困即睡,人人皆受如来记。

(0)

颂古五十五首·其三十一

浊酒松醪吃两钟,醉拖长袖舞春风。

天崩地裂谁能管,几见落花堆乱红。

(0)

白藕花

一楮三年工,欲赋无三都。

剪作千叶芳,出水渊不枯。

照影秋湛染,摇柄春敷腴。

夜老勺华月,侧此华玉壶。

(0)

偈颂七十六首·其七

同身共命,同气连枝。阿难合掌,迦叶扬眉。

就中一句子,不许外人知。

(0)

偈颂七十八首·其四十六

衲僧去就水云姿,偶堕夤缘出应时。

今日又归林壑去,得便宜了得便宜。

(0)

临江仙·其一重九

木落江寒秋色晚,飕飕吹帽风清。

丹枫楼外捣衣声。登高怀远,山影雁边横。

露染宫黄庭菊浅,茱萸烟拂红轻。

尊前谁整醉冠倾。酒香薰脸,落日断霞明。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