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见月》
《见月》全文
明 / 文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今宵初见月,最喜独分明

宿鸟惊起浮云莫遣生。

疏篁翻砌影,寒雁落溪声

脉脉西堂下怀人百感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感(bǎi gǎn)的意思:形容心情复杂,感慨万千。

初见(chū jiàn)的意思:初次见面或初次接触。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感生(gǎn shēng)的意思:互相影响、相互感动。

怀人(huái rén)的意思:怀念或思念某人。

今宵(jīn xiāo)的意思:指今晚、今夜,也表示时间短暂,转眼即逝。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脉脉(mò mò)的意思:形容目光柔和而深情。

宿鸟(sù niǎo)的意思:指待在一个地方不肯离去的人或者动物。

堂下(táng xià)的意思:指在堂屋下面,表示地位低下或受人轻视。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西堂(xī táng)的意思:西方的堂屋,指西方的宫殿或庙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欣赏初升之月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自然描写。首句“今宵初见月,最喜独分明”直接点明了时间与事件,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首次见到月亮,心中满是喜悦与独处的清静。接着,“宿鸟从惊起,浮云莫遣生”,通过鸟儿的惊飞和云彩的消散,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寂静与纯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对自由的向往。

“疏篁翻砌影,寒雁落溪声”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周围的景物,竹林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寒雁在溪边低鸣,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诗的意境,让人仿佛能听到竹叶的沙沙声和水波的潺潺流过,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最后,“脉脉西堂下,怀人百感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在月光的照耀下,西堂显得格外幽静,诗人思绪万千,怀念着远方的人或事,百感交集。这种情感的抒发,既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亲情的深切思念,也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月为线索,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内心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深藏不露的思绪与情感。

作者介绍

文森
朝代:明   字:宗严   籍贯:南直隶长洲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2-1525

文森(1462-1525),诗人进士,字宗严,南直隶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历庆云、郓城二县县令、御史、南京太仆寺少卿。正德十年(1515),进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因病未赴任。十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奏准致仕,嘉靖四年(1525)卒于家,年六十四。有《中丞集》。 
猜你喜欢

苍梧谣·其七周生意有所惑,作此戏之

吟。拍遍阑干赋不成。明镜里,一夜鬓星星。

(0)

乌夜啼

曲阑一抹斜晖。暮云微。又见柳梢晴影、燕双飞。

梨乡院。寻芳勌。绣帘垂。生怕絮风花雨、送春归。

(0)

法驾导引.四首·其三

清虚府,清虚府。宝镜影团圞。

玉兔生依青桂树,金蟆爬上白云端。风骨最高寒。

(0)

临江仙

五月江城如画里,桃根双桨迎来。

梅花落尽绣帘开。妆楼三百树,花坞隔琴台。

爇罢鸳鸯心字饼,旧窗茸唾亲揩。

淡妆慵与画残煤。炉熏低惹袖,钏响怯行杯。

(0)

高阳台.秋屏

睡鸭宵偎,粉蛾晨贴,曲房遮断难寻。

敌住霜威,不教移入帘阴。

沉沉十二连环影,认眉山、瘦却秋深。

蓦题诗、六扇琉璃,墨黦香侵。

个侬悄记巫峰路,黯藏娇贮恨,坠响斜簪。

里外分明,夜来微逗琴心。

那回潜听鸳鸯浴,却迷藏、悄地愔愔。

画潇湘、十幅无多,水墨云林。

(0)

浣溪纱·其二

旧梦红桥已十年。好花时节暮春天。

断魂人倚画帘前。

柳色眉弯双叶小,二分愁思一分烟。

旗亭娇唱昵人怜。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