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飞疾似马,江涌怒于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帆(bù fān)的意思:指船只展开帆,顺风行驶。比喻事情顺利进行,顺利达到目的。
辞人(cí rén)的意思:指离职、辞去工作或离开某个集体。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破浪(pò làng)的意思:冲破波浪,突破困难。
清朝(qīng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存在于1644年至1912年间。
群山(qú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群峰聚集的景象。
望意(wàng yì)的意思:指观察事物时能够领会其内在的意义和含义。
揖客(yī kè)的意思:揖客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恭敬地向客人行礼。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江上航行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江风的力量与壮美,以及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豪迈与闲适之情。
首联“风起布帆开,清朝破浪回”,以“风起”引出“布帆开”,形象地展示了风力之大,帆叶随之展开,预示着航行的开始。接着,“清朝破浪回”则描绘了船只在清晨的阳光下,破开波浪前行的景象,既表现了江面的广阔与波涛汹涌,也暗示了航行的艰难与挑战。
颔联“舟飞疾似马,江涌怒于雷”,进一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船只的速度比作马匹的奔跑,强调了航行的迅速;而“江涌怒于雷”则以雷声的轰鸣来形容江水的汹涌澎湃,两者相辅相成,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又壮丽的氛围。
颈联“双塔辞人去,群山揖客来”,转而描写沿途的景色。诗人离开双塔,仿佛与之告别,而群山则以礼节性的动作迎接客人,这一细节增添了诗作的人情味,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留恋。
尾联“不愁归路远,吟望意悠哉”,表达了诗人面对归途遥远的坦然与从容,以及在旅途中吟咏眺望时的悠闲自在。这种心境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在展现自然之美与航行之艰的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旅途的哲学意味。
综上所述,这首《白下江风》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了江上航行的独特体验,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七月十四夜月分韵得明字
澹澹烟覆渚,呜呜角收声。
白毫万丈光,下注千山倾。
良夜三五时,玉楼十二城。
皇天老眼开,碧湛双瞳睛。
窥我读书窗,徘徊到天明。
风从树头来,挟我入太清。
飞萤转蒿丛,熠耀徒营营。
露气下庭宇,秀爽凌冠缨。
以兹无尽景,对此不平鸣。
不如使云遮,寂历忘吾情。
题日涉园诗
一叶黄时秋气清,三山转处大江横。
禽鱼自有亲人意,草木皆能识履声。
晴望高崖寻李愿,酒行半道致渊明。
将诗与结江山好,他日来游分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