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下江风》
《白下江风》全文
明 / 苏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风起布帆开,清朝破浪回。

舟飞疾似马,江涌怒于雷。

双塔辞人去,群山揖客来。

不愁归路远,吟望意悠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布帆(bù fān)的意思:指船只展开帆,顺风行驶。比喻事情顺利进行,顺利达到目的。

辞人(cí rén)的意思:指离职、辞去工作或离开某个集体。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破浪(pò làng)的意思:冲破波浪,突破困难。

清朝(qīng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存在于1644年至1912年间。

群山(qú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群峰聚集的景象。

望意(wàng yì)的意思:指观察事物时能够领会其内在的意义和含义。

揖客(yī kè)的意思:揖客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恭敬地向客人行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江上航行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江风的力量与壮美,以及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豪迈与闲适之情。

首联“风起布帆开,清朝破浪回”,以“风起”引出“布帆开”,形象地展示了风力之大,帆叶随之展开,预示着航行的开始。接着,“清朝破浪回”则描绘了船只在清晨的阳光下,破开波浪前行的景象,既表现了江面的广阔与波涛汹涌,也暗示了航行的艰难与挑战。

颔联“舟飞疾似马,江涌怒于雷”,进一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船只的速度比作马匹的奔跑,强调了航行的迅速;而“江涌怒于雷”则以雷声的轰鸣来形容江水的汹涌澎湃,两者相辅相成,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又壮丽的氛围。

颈联“双塔辞人去,群山揖客来”,转而描写沿途的景色。诗人离开双塔,仿佛与之告别,而群山则以礼节性的动作迎接客人,这一细节增添了诗作的人情味,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留恋。

尾联“不愁归路远,吟望意悠哉”,表达了诗人面对归途遥远的坦然与从容,以及在旅途中吟咏眺望时的悠闲自在。这种心境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在展现自然之美与航行之艰的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旅途的哲学意味。

综上所述,这首《白下江风》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了江上航行的独特体验,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苏升
朝代:明

苏升,字孺子,号紫舆。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官新建知县。有《读易堂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事又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卷七五。
猜你喜欢

七月十四夜月分韵得明字

澹澹烟覆渚,呜呜角收声。

白毫万丈光,下注千山倾。

良夜三五时,玉楼十二城。

皇天老眼开,碧湛双瞳睛。

窥我读书窗,徘徊到天明。

风从树头来,挟我入太清。

飞萤转蒿丛,熠耀徒营营。

露气下庭宇,秀爽凌冠缨。

以兹无尽景,对此不平鸣。

不如使云遮,寂历忘吾情。

(0)

题日涉园诗

一叶黄时秋气清,三山转处大江横。

禽鱼自有亲人意,草木皆能识履声。

晴望高崖寻李愿,酒行半道致渊明。

将诗与结江山好,他日来游分不生。

(0)

顷入南华僧仲有诗为次其韵仲欲见予诗集·其一

促驾难求马一寻,行缠快走任山深。

上方首入文公褐,小语能披逸少襟。

三尺盆池清照影,五更窗月默传心。

更烦细看门前水,昔日西流何似今。

(0)

次韵俞路分见寄·其二

龙尾道南初见子,烱如玉笋出瑶林。

别来东海记三浅,歌罢武溪同一深。

后五日看真得力,前三语且更留心。

平生著手枯桐上,会有人能识此音。

(0)

惠崇芦雁

我是江湖一漫郎,鸿飞鹭宿见行藏。

西风吹尽芦花雪,水驿云程未易量。

(0)

寄题竞秀亭·其一

吴山越岭老于行,何地诛茅寄此情。

直使浮云无一点,千岩应接始分明。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