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因辞禄去,聊傍苇边居。
瓢弃频赊后,衣存屡典余。
晚帘花掠燕,春水絮吹鱼。
这首明代杨基的《江村杂兴(其六)》描绘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首句“偶因辞禄去”,表达了诗人主动放弃官场生活的决心,选择了简朴的芦苇边居住,体现了他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接下来的“瓢弃频赊后,衣存屡典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如弃置不用的瓢和多次典当衣物,展现了诗人生活的清贫但坚韧。
“晚帘花掠燕,春水絮吹鱼”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面,傍晚时分,燕子轻盈地掠过挂有帘幕的窗户,春水微澜中,柳絮随风飘扬,鱼儿在水中悠游,富有生机与和谐。最后,“复恐沙崩石,杨栽插绕庐”则流露出诗人对环境的关注,担心沙石滑坡,特意种植杨树环绕屋舍,显示出他的环保意识和对家园的呵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点滴,既有田园诗意,又透露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雪晴开曙早。看遍布王正,条风拂晓。
轻烟丽日,椒觞暖、共说丰年佳兆。
春衣儿女,喜得岁、樽前频绕。
山中卧,击壤清时,追随牧童村老。
回思当日先皇,正颁赐天厨,云和缥渺。
大酺同庆,陪鸳鹭、每近龙颜欢笑。
孤臣无状,此际包容非小。
今何幸,放逐沧浪,尚安覆帱。
浓绿和烟,浅青漱雨,春回芳草池塘。
绣帘未卷,红影罩西廊。
九十光阴苦短,蜻蜓老、蜂蝶争忙。
相将近,鸣蛙鼓吹,闾闷满斜阳。
浮生真可笑,区区世路,病懒相妨。
护志勤络纬,技转蜣螂。
谁道安身有处,苔茵展、风月坛场。
三杯好,江花江草,分付与诗肠。
悄无人、杏花院宇,终朝冷清清地。
春阴只在重帘外,春意不知何处。门也闭。
早不省、峭寒阵阵从何至。翠帏怕启。
鹦鹉噤无声,香篝宿火,知是甚天气。
风头转,窗外纸鸢飞坠。麻家节候难据。
天公作意妨游事,罗绮未教轻试。闲议拟。
柱教他、垂杨恼乱丝千缕。无情燕子。
失了探芳期,风风雨雨,天也会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