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陈芳绩诗·其四》
《和陈芳绩诗·其四》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九尺身长鬓正苍,儿孙森立成行

才过冰泮烹鱼馔,未到秋深摘果尝。

绕院竹光浮茗碗,透帘花气入书床。

只应洁疾犹难化,莫学当时长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冰泮(bīng pàn)的意思:形容冰冷而清澈的泉水,比喻文章或言辞清新明亮。

长房(zhǎng fáng)的意思:指家族中代代相传的家产、家业。也可以指家族中的长辈。

成行(chéng háng)的意思:指事物按照既定的规则、顺序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花气(huā qì)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温文尔雅。

洁疾(jié jí)的意思:指清洁、干净,没有污垢或疾病。

烹鱼(pēng yú)的意思:指对待人或事态度强硬,毫不留情。

秋深(qiū shēn)的意思:指秋天已经深入,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森立(sēn lì)的意思:指树木丛生,密集而竖立。

身长(shēn cháng)的意思:指人的身材高大。

竹光(zhú guāng)的意思:指竹子在阳光下的光泽,比喻人品德高尚、清廉正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人与儿孙共享天伦之乐的温馨场景。首句“九尺身长鬓正苍”以老人的高大身形和斑白的鬓发开篇,形象地勾勒出一位年迈而威严的长者形象。接着,“儿孙森立已成行”,生动展现了儿孙围绕在老人身边的情景,既体现了家族的繁盛,也流露出浓浓的亲情。

“才过冰泮烹鱼馔,未到秋深摘果尝”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春日解冻后烹制美味佳肴,秋天未至时品尝果实,展现了生活的细腻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

“绕院竹光浮茗碗,透帘花气入书床”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雅致与和谐。竹影轻摇,茶香四溢,花香飘入书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生活氛围。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最后,“只应洁疾犹难化,莫学当时费长房”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洁癖难以改变的感慨,同时也借用了费长房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赞美家庭和睦、生活美好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曹南寄亲旧

净名居士默无语,翰林子卿虚见寻。

半世泥涂催老大,中年诗律费光阴。

江湖每有同归志,酒炙初无独饱心。

三尺枯桐取煨烬,断弦遗谱有知音。

(0)

和李二十七食蛙听蛙二首·其二

莫惊朋类多惊爆,曾伴中郎鼓吹来。

今日属官本渠分,晚江烟雨闹池台。

(0)

学仙行

长松拂云根合抱,雪虐霜凌不相到。

下有千岁老茯苓,化为琥珀光自照。

食之便可登广寒,不但无病长少年。

浮生溷浊那可言,和气乃为尘务煎。

坐看灵药置泥土,五味杂置成薰膻。

岂不闻齐天子,黄金丹成不肯仙。

且贪人间乐,不能从汝飞上天。

惜哉韦郎之妙语,一失毫釐千万年。

(0)

劝张李二君酒

张侯好诗如好色,不敢为主而为客。

李侯好酒如好诗,心虽甚壮无人知。

两侯风味俱不恶,如芙蓉与木芍药。

午窗留客看笔快,晓枕无人犹睡着。

广袖渐变天宝妆,大字不作元和脚。

世人讥笑乃其分,政是仍叔之子弱。

病夫坐隐无所求,荒檐断雨鸣春鸠。

炉烟未尽消百忧,恨不缓带从公游。

何时清江横小舟,与公一醉荻花秋,却来密庵参牧牛。

(0)

就宁子仪求酒

鼻息咈然君莫惊,饥肠渠自作雷鸣。

须公一勺羔儿酒,伴我夜窗听雨声。

(0)

次韵张生

密庵居士渠不识,齿发则衰心未然。

樽下不知公子贵,酒中差觉孟生贤。

已吞舌本三千丈,却住人间五百年。

触忤风光君莫怪,棒头无地可逃禅。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