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郊外遇雨的景象,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句“斜风吹雨水生寒”,以斜风细雨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斜风轻拂,细雨绵绵,不仅带来了湿润的气息,也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纱衣,让人感受到秋天特有的凉爽与宁静。
次句“荷盖倾珠下芡盘”,将视线转向荷塘,荷叶如盖,雨水滴落,仿佛珍珠般晶莹剔透,落入芡盘之中。这一细节描写,既展现了雨中荷塘的美丽景色,又通过“倾珠”与“芡盘”的形象对比,赋予画面以动态感和层次感,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雨滴落在荷叶上的清脆声响,感受到雨水与荷叶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妙。
第三句“惊起鹭鸶眠不得”,描绘了雨中鹭鸶被惊扰的情景。原本在荷塘边或水面上悠闲地觅食或休息的鹭鸶,因雨水的突然降临而被惊醒,它们无法继续安睡,或是四处寻找避雨之所。这一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反应,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
最后一句“冲烟飞过蓼花滩”,将视角转向远处,描绘了鹭鸶在雨中飞行的画面。它们穿过弥漫的烟雾,飞越长满蓼花的河滩,这一动态的描绘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广阔感,也赋予了整首诗以动感和生命力。通过鹭鸶的飞翔,诗人巧妙地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更远的地方,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雨后清新的空气和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秋日郊外遇雨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愉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余居高安三年每晨入莫出辄过圣寿访聪长老谒方子明浴头笑语移刻而归岁月既久作一诗记之
朝来卖酒江南市,日莫归为江北人。
禅老未嫌参请数,渔舟空怪往来频。
每惭菜饭分斋钵,时乞香泉洗病身。
世味渐消婚嫁了,幅巾绛褐许相亲。
寄题徐郎中鄱阳高居望云台
子牟在江海,心存魏阙下。
君居虽远方,不忘朝廷者。
筑室负郊郭,虚堂连广厦。
浮梁江湖间,风物最萧洒。
官罢得优閒,一到休车马。
开轩命宾客,棋壶杂觞斝。
园亭助登览,山川入骚雅。
霄汉不可跂,惓惓谁能舍。
目睇西北云,丹成此倾泻。
出还拥旌旟,归复傲林野。
真得吏隐趣,岂累荣名假。
宦游羁绁中,适意如君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