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
《七夕》全文
宋 / 真山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世上痴儿女,争趋乞巧筵。

妇鸠甘抱拙,不谄鹊桥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抱拙(bào zhuō)的意思:指因不愿向他人请教或学习而显得愚笨。

痴儿(chī ér)的意思:指愚昧无知的人,也可以形容某人迷恋于某种事物而无法自拔。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乞巧(qǐ qiǎo)的意思:指女子在七夕节这天向织女乞求巧巧手,以增加自己的巧艺。

鹊桥(què qiáo)的意思:鹊桥是指传说中牵连天地的一座桥梁,也用来比喻媒人牵线搭桥,促成男女之间的姻缘。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痴儿女(chī ér nǚ)的意思:形容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使子女变得任性、无法自立。

鹊桥仙(què qiáo xiān)的意思:指织女与牵牛相会的情景,比喻天上人间的美好爱情。

注释
痴儿女:形容对爱情或节日活动充满热情的人们。
乞巧:古代七夕节习俗,女子向织女乞求纺织技巧。
筵:宴席。
妇鸠:比喻女子,妇指女性,鸠有雌雄之分,此处可能象征女子的柔情或质朴。
抱拙:保持朴实,不追求机巧或虚伪。
谄:奉承,讨好。
鹊桥仙:指七夕节的鹊桥相会传说中的鹊桥和牛郎织女,这里泛指节日中的主角。
翻译
世上的痴男怨女,都争相前往乞巧的宴席。
女子们甘愿保持质朴,不会奉承鹊桥仙子。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七夕》,是宋代诗人真山民所作。诗中通过描绘世上的男女对七夕乞巧习俗的热烈追求,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巧妇手艺的赞美。"世上痴儿女,争趋乞巧筵",形象地刻画出人们竞相参加乞巧活动的热闹场景,"痴儿女"一词流露出人们对爱情的痴迷。

接下来的两句"妇鸠甘抱拙,不谄鹊桥仙"则寓言化,将女子比喻为抱朴守拙的妇鸠,她们不媚俗于向织女(鹊桥仙)祈求巧艺,而是坚守自我,保持淳朴之心。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真诚与自然情感的推崇,以及对传统美德的赞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既反映了民俗风情,又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宋代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作者介绍

真山民
朝代:宋   籍贯:处州丽水

处州丽水人。李生乔尝以为不愧其祖真德秀,故知姓真。自呼山民,因以称之。或云名桂芳。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所至好题咏。有《真山民集》。 
猜你喜欢

雨后观涨

闻得江头汹涌声,不知何处雨盆倾。

两涯牛马那容辨,一夕蛟龙怒不平。

浪尽横汀孤树在,微开顽翳夕阳明。

尽饶河伯乘秋旺,潦涸霜寒水自清。

(0)

次韵泛舟仲秉有诗

且喜山城未傍边,漫从锦水学游船。

何时官里真无事,是处壶中别有天。

岂复江湖增远兴,强凭丝竹写中年。

接䍦虽醉无劳著,恰要临流揖望仙。

(0)

题豫章宋德父游湘诗卷

醉呼仙叟共浮湘,稛载风烟满锦囊。

名似浦云山雨起,诗连沅芷澧兰香。

好吟秋月招元结,莫赋朝云恼楚襄。

吴巨老仙今寂寞,行人还解识珩璜。

(0)

演教寺吊楼居朱漕·其二

穿冢难酬地下知,逢人多说项斯诗。

今朝痛洒西州泪,万里梅花欲放时。

(0)

咏史六首·其一高祖

逝骓走鹿各消磨,剑外功臣剩几多。

四皓两生元不听,故乡枉费大风歌。

(0)

亦足轩中试墨

溁河无复见龙马,车子锄商乃获麟。

虞夏不存暴易暴,诗书何罪秦又秦。

古来尚有拿舟者,今世那无伐木人。

天地闭时应且隐,确乎不拔为潜鳞。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