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劝俗兄弟二首·其二》
《寄劝俗兄弟二首·其二》全文
唐 / 法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兄弟同居便安,莫因毫末争端

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便安(biàn ān)的意思:形容心情平静安逸,没有烦恼。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毫末(háo mò)的意思:指极小的数量或程度。

前生(qián shēng)的意思:前世的生活或存在。

生子(shēng zǐ)的意思:指生育子女,繁衍后代。

同居(tóng jū)的意思:指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

兄弟(xiōng dì)的意思:指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争端(zhēng duān)的意思:指争吵、争执的纠纷或冲突。

注释
兄弟:指家庭成员中的男性同胞。
忍:忍受,包容。
毫末:极小的事物,比喻细小的问题。
争端:争执或冲突。
眼前:目前,当前。
生子:生育孩子。
又:再,又。
兄弟:这里指未来的儿子。
留与:留给。
儿孙:子孙后代。
作样看:作为榜样来教育。
翻译
兄弟们共同生活,要能忍受和平安宁
不要因为微小的事情引发争执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智慧和善意的诗篇,通过对兄弟关系的抒写,传递出一种和谐与宽容的人生哲学。诗人首先提出“兄弟同居忍便安”,强调了在家庭生活中,即使是微小的不快,也应当予以宽容和忍耐,不应轻易动怒或争吵。这句话体现了一种对兄弟情义的珍视和维护。

接着,“莫因毫末起争端”进一步强化了前面的观点,提醒人们不要因为琐碎的小事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这里的“毫末”,形象地比喻了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它们不值得成为兄弟间争执的原因。

第三句“眼前生子又兄弟”则是从更深层次上看待亲情关系。在中国文化中,兄弟之间的关系常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这一句强调了这种关系不仅仅存在于当前,更延续到下一代,即使到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也同样是兄弟。

最后,“留与儿孙作样看”表达了一种对未来世代的期望和教诲。诗人希望这些关于兄弟间宽容、和睦相处的理念,不仅在当前得到实践,更能成为后辈子孙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兄弟关系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智慧,即在家庭中,宽容与和谐是维系亲情、促进家庭和睦的重要基石。

作者介绍
法照

法照
朝代:唐

法照大师 (公元约747-821)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 法照大师的俗世事迹,史料中不见记载。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台般舟道场,专修净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万计。代宗皇帝赐承远大师
猜你喜欢

夜雨二首·其一

一枕清凉减百忧,不知日影上帘钩。

钟声惊破黄粱梦,空羡人间有莫愁。

(0)

寄节推韩驭民

金尊银烛醉西堂,舞袖翻风拂雨凉。

今夜相思对明月,计程应巳到南昌。

(0)

端阳竞渡

画鼓红旗送綵舟,健儿八百竞中流。

谁知有个停桡者,閒倚江山第一楼。

(0)

怀天骏第二首·其二

倚天长剑重须磨,越砥鹈膏今若何。

闻道有人占北斗,双龙紫气近尤多。

(0)

失题十七首·其十五

城隈分手七年来,忽□题缄手自开。

悃款孤忠悬白日,蓬松双鬓走黄埃。

神驹出水原无价,凤鸟不鸣空有台。

屈指交游星散尽,九峰斜日自衔杯。

(0)

客有诵予昔在淮安与异知县诗者今止记其二句用为次联足成一律以寄毕

鸣笳击鼓忆当年,携手西湖上画船。

酒气蒸霞眠毕卓,墨花飞雨舞张颠。

真王祠下丛兰露,漂母矶头蔓草烟。

今日相思隔千里,空馀白发照青天。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