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御制》
《奉和御制》全文
唐 / 吴融   形式: 五言律诗

岳寺清秋霁宸游永日闲。

霓旌物外凤吹人间

玉漱穿城水,屏开对阙山。

皆知圣情悦,丽藻芳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宸游(chén yóu)的意思:指君王巡游、巡幸。

穿城(chuān ché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而穿透力强,能够穿透城墙。

芳兰(fāng lán)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品质。

凤吹(fèng chuī)的意思:形容音乐声或歌声高亢激昂,婉转动听。

丽藻(lì zǎo)的意思:形容美丽华贵的样子。

霓旌(ní jīng)的意思:指彩色的旗帜、旌旗。

秋霁(qiū jì)的意思:指秋天天空晴朗明净,没有一丝云彩。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永日(yǒng rì)的意思:永远、一整天

注释
岳寺:指位于山岳之中的寺庙。
清秋:清爽的秋天。
霁:雨后或雪后转晴。
宸游:皇帝的游览。
永日闲:整天悠闲。
霓旌:彩虹般的旗帜,常用来形容皇家仪仗的华丽。
物外:超越世俗之外。
凤吹:指宫廷中演奏的音乐,凤为帝王象征。
人间:世间,此指普通人能接触到的世界。
玉漱:形容泉水清澈,如玉液漱口般珍贵。
穿城水:流经城市的水流。
屏开:像屏风一样展开。
对阙山:山峰正对着皇宫的门阙。
皆知:所有人都知道。
圣情悦:皇上的心情非常愉快。
丽藻:华丽的文辞。
洒芳兰:比喻美好的言辞如同芳香的兰花散落。
翻译
在岳寺清冷的秋日雨后放晴,皇上的游览在漫长的白日里尽显悠闲。
如彩虹般的旌旗矗立在尘世之外,凤凰之音的乐曲飘落入人间。
清澈的泉水穿过城市,如同玉液漱口,屏风般的山峦正对着宫阙展开。
众人都知晓皇上心情欢愉,华美的辞藻如芳香的兰花般洒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帝游岳庙、享受清秋美景的图画。首句“岳寺清秋霁”展示了天气晴朗的山寺之景,"宸游永日闲"则表明皇帝在此悠然自得,享受着悠长而闲适的时光。

接下来的“霓旌森物外,凤吹落人间”中,“霓旌”指的是飘扬的旗帜,"森物"则是指山林中的花草树木。"凤吹"常用来比喻皇帝的德行或风格,这里可能暗示着皇帝的到来带来了祥瑞之气,“落人间”则强调了这种美好氛围的普及。

“玉漱穿城水,屏开对阙山”一句中,“玉漱”可能指的是清澈见底的河流或溪泉,“穿城水”则描绘出水流穿过城市的情景。"屏开"意指屏风(即屏障)打开,对着那高峻的阙山(常指宫殿前的山峰)。

最后,“皆知圣情悦,丽藻洒芳兰”表达了人们都知道皇帝心情愉悦,"丽藻"指的是美好的诗文或文化艺术,而“洒芳兰”则是比喻这些文化艺术如同香气浓郁的兰花散发出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寺秋景、皇帝游乐及德化流布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和谐美好的朝廷与自然相融合的理想画面。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朝代:唐   字:子华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850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喜逢妻弟郑损因送入京

乱后自江城,相逢喜复惊。

为经多载别,欲问小时名。

对酒悲前事,论文畏后生。

遥知盈卷轴,纸贵在江城。

(0)

江南回逢赵曜因送任十一赴交城主簿

江上长相忆,因高北望看。

不知携老幼,何处度艰难。

屈指同人尽,伤心故里残。

遥怜驱匹马,白首到微官。

(0)

宓公琴台诗三首·其一

宓子昔为政,鸣琴登此台。

琴和人亦闲,千载称其才。

临眺忽悽怆,人琴安在哉?

悠悠此天壤,唯有颂声来。

(0)

惆怅诗九首·其二

禁漏声稀蟾魄冷,纱厨筠簟波光净。

独坐愁吟暗断魂,满窗风动芭蕉影。

(0)

奉酬茅山赠赐并简綦毋正字

玉帝居金阙,灵山几处朝。

简书犹有畏,神理讵能超。

鹤庙新家近,龙门旧国遥。

离怀结不断,玉洞一吹箫。

(0)

宿麻平驿

及到怡情处,暂忘登陟劳。

青山看不厌,明月坐来高。

犬为孤村吠,猿因冷木号。

微吟还独酌,多兴忆同袍。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