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哀(āi āi)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样子。
长男(cháng nán)的意思:指家庭中排行最大的儿子。
存亡(cún wáng)的意思:指生存与灭亡,存活与毁灭。
凡几(fán jǐ)的意思:指全部、无一例外、所有的。
分离(fēn lí)的意思:指人或物之间的分开或分散。
羁愁(jī chóu)的意思:指因离乡背井、困于他乡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客舍(kè shè)的意思:指待客之处,旅客住宿的地方。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漂泊(piāo bó)的意思:指人在外地流浪、无固定居所的状态。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泉台(quán tái)的意思:指位于山巅或高处的泉水,比喻人的才华和品德超群。
亡有(wáng yǒu)的意思:亡有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一无所有、一无所有的状态。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小子(xiǎo zi)的意思:小孩子、年轻人
异域(yì yù)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风俗、文化的地方。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 翻译
- 昨日听说河边哀哭声连连,提及离别已是多次发生。
从前与长子分别他乡居,如今幼子却葬在这泉边。
面对此情此景愁肠寸断,客居中闻之更觉心碎。
漂泊生涯本就充满艰辛,更何况还要面对生死离合的无常。
- 注释
- 昨闻:昨天听说。
河畔:河边。
哭哀哀:哀哭声不断。
见说:听说。
分离:离别。
凡几回:已经很多次。
昔别:从前离别。
长男:长子。
居异域:住在异国他乡。
今殇:现在夭折。
小子:幼子。
瘗:埋葬。
泉台:这里指墓地。
羁愁:羁旅之愁,流离失所的愁苦。
对此:面对这种情况。
肠堪断:心中悲痛欲绝。
客舍:旅店,此处指在外漂泊的住处。
心转摧:心里更加悲伤。
漂泊:流浪,居无定所。
自然:本就。
无限苦:无比痛苦。
况复:更何况。
存亡有去来:生与死的离合无常。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流离失所、哀伤别离的情感状态。开篇"昨闻河畔哭哀哀",便设定了整首诗的悲凉氛围,河畔的哀声如同时间的回音,穿透作者的心灵。而"见说分离凡几回"则表明这种别离并非偶然,而是反复发生,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接着,诗人通过昔日与长男分别和今日丧失小子的对比,深化了哀伤的情绪。"昔别长男居异域"表明过去与长子分离,如今长子远在他乡;"今殇小子瘗泉台"则指现实中的悲痛——小孩子的去世,被埋葬于泉水之旁,泉水往往象征着生命和情感的流动,这里却与死亡相连,增添了一份凄凉。
在这样的情境下,作者的心绪自然是"羁愁对此肠堪断"。这里的"羁愁"指的是因别离而生的忧虑和哀伤,而"肠堪断"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情感的撕心裂肺。
最后,"客舍闻之心转摧"表明诗人在异乡听到这悲惨的消息之后,心灵受到的打击与摧毁。而"漂泊自然无限苦"则总结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漂泊不定本就充满了无尽的苦楚;"况复存亡有去来"则是在这样的苦难中,再加上生死的别离,更是让人心碎。
这首诗通过对家国、亲情的挚爱与失落,抒发了深沉的哀思和无尽的漂泊之苦,是一篇充满悲剧色彩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五月一日沧玉、锡祺、笛亭、槐庭、藻云及舍侄仲衡集予无闷草堂,喜而有作·其二
篱门犬吠故人来,陡觉光辉照草莱。
吟兴应嫌鹅鸭闹,酒怀暂对水云开。
闲居物外花三径,雅会尘中岁几回。
却忆匡山莲社客,晨星寥落剧堪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