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远处的雪山若隐若现,
雨中的平原景色更加迷离。
- 注释
- 雪外:远处的。
乱山:错落的山峦。
才约略:隐约可见。
雨中:在雨中。
平野:广阔的平原。
更凄迷:显得更加迷茫。
有人:有个人。
支枕:倚着枕头。
篷窗底:在篷窗之下。
卧看:躺着观看。
群牛:一群牛。
渡野溪:穿过田野小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雨中的山野风光图,通过对比雪后的山和雨中的平野的不同景象,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雪外乱山才约略”一句,勾勒出一个刚经历过大雪之后的山峦轮廓,它们似乎在雪中得到了初步的清洗,但依旧带着一些杂乱之感。这里,“约略”两字传达了一种未完全整理、尚存粗糙之意。
“雨中平野更凄迷”接着描绘了另一番景象,平坦的野地在细雨中显得更加萧索和迷离。与雪后的山相比,这里的雨似乎带来了更多的湿润和阴冷,让人感到一种深刻的寂寞。
“有人支枕篷窗底”转换了场景,诗人描述了一个躺在简陋窗户下的情形,“支枕”表现出一种懒散且悠闲的态度,而“篷窗底”则暗示着环境的简陋和私密。
“卧看群牛渡野溪”最后一句,诗人通过躺着观望群牛在野外小溪中缓慢行进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宁静闲适的心境。这里,“卧看”的动作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悠然自得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换场景,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意境,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在雨雪交织中独享的宁静与孤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枞阳江
我读汉书武帝纪,曾说射蛟三千里。
出自寻阳薄枞阳,盛唐之山枞阳水。
我今来过枞阳江,江山如画云如幢。
中流惟见燕飞乙,南狩不闻蛟叠双。
天柱霍山自何处,灵风欲逐武皇驭。
元封盛事不可追,江头空诵凌云赋。
江水近沦皖水波,淮水之满今若何。
再行即见皖山色,后游且继枞阳歌。
出鹤林寺入山得竹林寺
万竹围一山,中有禅宫丽。
冈峦相属回,烟岚若澄霁。
山门步步高,竹林风细细。
佛殿山作阶,禅关石成砌。
万籁静清宵,钟声出林际。
入山洞壑殊,岩头露佛髻。
法锡六朝来,香烟未衰替。
遥望戴公崖,招隐踪可继。
寺前万绿深,殿后众山蔽。
一僧立云峦,人面山光翳。
日暮飞鸟归,我亦不留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