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皮纸的词语解释
皮纸的意思
拼音:pí zhǐ    注音:ㄆㄧˊ ㄓㄧˇ
基本解释

◎ 皮纸 pízhǐ
[bark paper] 用桑树皮、楮树皮或笋壳等制成的一种坚韧的纸,供制造雨伞等用

英文翻译

1.tough paper made from bast fibre of the paper mulberry, etc.; pelure paper; bark paper

详细解释

(1).用皮做的纸。佛教传说 如来 修菩萨行,曾剥皮为纸,拆骨为笔以书写经典。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王城南一百餘里,有 如来 昔作 摩休国 ,剥皮为纸,拆骨为笔处。” 北周 庾信 《五张寺经藏碑》:“皮纸骨笔,木叶山华。”
(2).用桑树皮、楮树皮等制成的一种坚韧的纸。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纸料》:“凡纸质,用楮树(一名榖树)皮与桑穰、芙蓉膜等诸物者为皮纸。”

基本含义
皮纸指的是纸张的最薄的一层,形容纸张非常薄而容易破损。
使用场景
皮纸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纸张薄而易破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情绪脆弱、心思薄弱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纸张、书籍、信件等物品的薄度,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脆弱心灵。
故事起源
皮纸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纸张制作工艺。在古代,纸张是由植物纤维经过多道工序制成的,其中最后一道工序是将纸张晾晒,使其变得干燥。在晒干的过程中,纸张会逐渐变薄,最后形成一层非常薄的纸张,就像皮一样。因此,人们就用“皮纸”来形容纸张薄而易破。
词语结构
主语 + 是 + 皮纸
例句
1. 这本书的纸张太薄了,像皮纸一样容易破损。2. 她的心思像皮纸一样薄弱,稍微一点刺激就会受伤。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张纸张非常薄,像皮一样容易破损,就可以记住“皮纸”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纸张相关的成语,比如“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弟弟画的画纸质很差,像皮纸一样容易破。2. 初中生:他的脾气像皮纸一样脆弱,一点小事就能惹他生气。3. 高中生:这篇论文的论证不够严谨,纸上谈兵,像皮纸一样脆弱。4. 大学生:他的自信心像皮纸一样薄弱,稍微一点挫折就能打击他的信心。
(0)
诗文中出现“皮纸”的诗词

途中偶书所见

碾轮临古道,桥柱卧枯壕。

墙曝桑皮纸,锅炊枣肉糕。

卖鱼携网袋,牧马绊槎槽。

别有伤神处,屋空人已逃。

(0)

周岐东大令以菩提纱见赠赋谢

商飙一夜飞海南,木叶吹堕山华龛。

诗人怀抱溢秋思,华笺不尽番两三。

菩提有树本无树,此心难效枯禅参。

弭棹何来故人惠,启缄先觉清风含。

叶大如掌纹碎琐,筋细萦发痕■鬖。

洁白一片雉尾展,莹薄数叠蝉翼惭。

玉华刻楮宋人拙,僧房肄柿韩公憨。

蚀处成文岂饱蠹,声闻下笔如食蚕。

强名曰纱未称实,更无方空渗墨酣。

得非西天贝多树,光明无碍佛日涵。

祖师初来译象载,皮纸木笔穷云岚。

移根讲树入震旦,一一书尽莲花函。

绿阴转思树头合,光孝寺古枝毵毵。

六丁欲拔几劫火,到今生意犹潭潭。

空山落叶遍狼藉,沙弥扫地还搜探。

俗眼好奇遂矜衒,骚人墨客珍云蓝。

古来绳简变麻竹,翻新制样工巧谙。

书家辈出更踵事,灾及绢素供幽耽。

织杵浆硾遍寰宇,海东纸贵争取甘。

祇林丛树逮爬剔,菩提示证宁非贪。

顾以朽腐化有用,悟兹物理齐庄聃。

世无竺鸠阐经藏,艺林收贮穷书蟫。

风月句好吟册满,簪花体写石墨媕。

㜑罗音偶订梵字,般若经或书茅庵。

儒童菩萨取材一,此论可矫辟佛谈。

我来炎徼滞水驿,篷窗枯坐如瞿昙。

绮语不洗都自净,笔床墨匣炉香馣。

文字缘深感持赠,翰墨理妙思叽唅。

为政不伤令清白,胡威绢比君也堪。

作诗谢声口翻偈,片■突过山如篸。

(0)

雪中青溪馆梅花盛开夜观王山人良材所遗画梅障子赠以长句

金陵城中五日雪,千里琼瑶遍吴越。

荒斋小阁耿疏灯,竹榻纸窗似明月。

起看窗外青溪滨,玉艳珠霏朵朵新。

两京曲尘十年宅,谁能移此罗浮春。

延平山人王仲子,昨朝遇我长干市。

铁干纵横冰茧丝,仙葩乱洒桑皮纸

窗前画障窗外花,一时并在省郎家。

诗无水部当年句,兴落溪翁半夜槎。

我将南问岭头驿,君亦东归剑津客。

记得扬州官阁诗,写寄闽山玉华色。

(0)

嘲捐班联

什么大人,同是一张皮纸

可怜卑职,只少几两纹银。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