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征召询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今 淮南王 孙 建 ,材能高, 淮南王 王后 荼 、 荼 子太子 迁 常疾害 建 。 建 父 不害 无罪,擅数捕繫,欲杀之。今 建 在,可徵问,具知 淮南 阴事。”
- 基本含义
- 徵问指的是通过调查、询问的方式来了解真相或寻求答案。
- 详细解释
- 徵问是由“徵”和“问”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徵,意为调查、寻找;问,意为询问、问题。徵问的含义是通过调查和询问来寻求答案或了解真相。这个成语强调了通过积极主动的方式去探求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 使用场景
- 徵问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疑问、困惑时,通过调查、询问的方式来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情景。可以用于各种社会、学术、科研等领域中。
- 故事起源
- 徵问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故事。故事中,项羽在攻打秦朝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迷宫。项羽不知道迷宫的出口在哪里,于是他派人徵问当地的居民。通过调查和询问,他最终找到了迷宫的出口,成功脱困。这个故事表达了通过调查和询问来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 词语结构
- 徵问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徵”和动词“问”组成。
- 例句
- 1. 在做研究时,我们需要进行徵问,以了解更多的信息。2. 老师在课堂上徵问学生的问题,以促使他们思考和参与讨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徵问”与“调查、询问”这两个词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同时,可以结合故事起源来记忆,想象项羽在迷宫中徵问居民的场景,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徵问相关的成语,如“徵询”、“审问”等,以扩展对调查、询问相关词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徵问我们的问题,让我们积极思考。2. 初中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徵问,找到正确的答案。3. 高中生:在科研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徵问,才能取得更深入的认识。4. 大学生:研究生阶段,我们要进行徵问,以发现新的研究方向和问题。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需要通过徵问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