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明眼的词语解释
明眼的意思
拼音:míng yǎn    注音:ㄇㄧㄥˊ ㄧㄢˇ
基本解释

(1).使眼睛明亮。 唐 韩鄂 《岁华纪丽·八月》:“採柏露以明眼,用朱墨以点头。”
(2).比喻对事物观察得很清楚;有见识。 宋 苏轼 《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诗之二:“乘轩故自非明眼,终日僛僛舞爨薪。”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上:“表而出之,以俟明眼君子云。” 清 黄宗羲 《论不宜立理学传书》:“而诸儒之著譔,传之天下后世,明眼深造,岂繄无人!”
(3).清明节以柳条插门的习俗。 宋 吴自牧 《梦粱录·清明节》:“家家以柳条插於门上,名曰明眼。”

基本含义
指眼睛明亮,能看清事物;也指人聪明、机智。
详细解释
明眼一词中的“明”指明亮,清晰,能够看到事物的真相或本质;“眼”指眼睛,引申为人的智慧和洞察力。因此,明眼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眼睛明亮,能够看清事物的真相,或者指一个人聪明、机智。
使用场景
明眼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眼睛明亮、有洞察力,或者形容一个人聪明、机智。可以用来夸奖一个人的智慧和洞察力,也可以用来指责一个人目光短浅、缺乏洞察力。
故事起源
明眼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东夷传》中,原文是“蛮夷明眼”。后来,明眼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眼睛明亮、能够看清事物的真相。
词语结构
明眼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明”和名词“眼”组成。
例句
1. 他是个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了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2. 她的眼睛明眼睛,能够看到人们内心的真实想法。3. 这个商人非常明眼,他能够准确判断市场的走向。
记忆技巧
可以将“明眼”与“明亮的眼睛”关联起来,用来形容一个人聪明、机智,或者形容一个人的眼睛明亮、能够看清事物的真相。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明眼”相关的成语,如“明察秋毫”、“明哲保身”等,进一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的眼睛很明眼,他总是能够找到隐藏的玩具。2. 小学生:老师说小明是个明眼的孩子,因为他总是能够快速解答数学题。3. 中学生:这位历史老师很明眼,他总是能够发现历史事件的背后的深层原因。4. 大学生:这个政治学教授非常明眼,他能够准确分析政治局势和政策的影响。5. 成年人:我们公司的老板是个明眼人,他总是能够看到市场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战略。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0)
诗文中出现“明眼”的诗词

后湖晚坐

水净偏明眼,城荒可当山。

青林无限意,白鸟有余闲。

身致江湖上,名成伯季间。

目随归雁尽,坐待暮鸦还。

(0)

行香子.赋恨

取次相亲。打叠消魂。再休避、小媵鱼鳞。

个时心事,费尽温存。有几分怜,几分爱,几分嗔。

参横斗转,匆匆归去。木苍琅、隔断重津。

明眼底,欲见何因。似镜中花,水中月,梦中云。

(0)

偈五十三首·其四十四

大道无向背,至理绝言诠。迥出三乘,高超十地。

万法不到处,特地光辉。生佛未分时,灵光独耀。

不落闻见,不随色声。

直下无一丝毫头,遍界全彰奇特事。

直饶棒头取證,喝下承当,犹是曲为今时。

更或光境俱忘,契心平等,毕竟亦非的旨。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理绝,事绝,行绝,照绝,用绝,权绝,实绝,直似倚天长剑,凛凛神威,铁牛之机,牢笼不住。

今日幸对明眼人前,不敢被盖囊藏。

八字打开去也,耀古腾今活鱍鱍,大千沙界露全身。

(0)

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二首·其二

丑石寒松未易亲,聊将短曲调长人。

乘轩故自非明眼,终日僛僛舞爨薪。

(0)

罗汉赞

藕窍藏身,不形一缕。掀播风云,泽遍大地。

彼其隐现大小之不同,终莫能逃乎应量之器。

明眼人前,可贱可贵。

(0)

佛日杲禅师真赞

闻佛日之名而未识其面,见佛日之相而不闻其言。

心契神交,未识面可也。目击道存,不闻言可也。

如水中月,虽非实见,已有清凉之意。

如狮子吼,虽未发声,已有畏仰之心。

自非真是,恁么人办得恁么事。

众所推许,畴克尔耶。

虽然,孤峰顶上诃佛骂祖,彼佛日也。

一幅丹青默然无说,此佛日也。

孰是孰非,必有明眼人能辨之者。咄!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