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关于征发赋役的规章。《陈书·宣帝纪》:“爟烽未息,役赋兼劳,文吏姦贪,妄动科格。”
-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刻薄、尖刻。
- 详细解释
- 科格是指言辞尖刻、刻薄,形容人说话或写文章时尖酸刻薄的态度和言辞。
- 使用场景
- 科格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辞尖刻,多用于贬义。可以用来形容人在争论、批评或讽刺他人时使用的尖锐语言,也可以形容某人的文字或演讲中带有冷嘲热讽的语气。
- 故事起源
- 科格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的《狐狸别传》一文中。故事中,有一只狐狸被追杀,逃到一座庙里,狐狸对庙祝说:“我来这里求个庇护,你只管说我在这庙里,你要是说出去,我就要把你吃掉。”庙祝为了自保,便回答说:“狐狸在庙里,狐狸在庙里。”故事中的“狐狸在庙里”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成语“科格”。
- 词语结构
- 科格属于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的话总是那么科格,让人很不舒服。2. 这篇文章写得太科格了,完全没有亲和力。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科格”拆分为两个部分来记忆。其中,“科”字可以联想到“科学”,而“格”字可以联想到“格言”。科学代表严谨和客观,而格言代表智慧和言辞。因此,“科格”可以理解为言辞尖刻、刻薄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科格相似的成语,如“讽刺”、“嘲笑”等,以丰富对言辞尖刻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回答真科格,让我觉得很伤心。2. 初中生:她在班上总是说些科格的话,让大家都很讨厌她。3. 高中生:老师的批评真是科格,但却让我有所反思。4. 大学生:他的辩论技巧很高,总是能用科格的言辞击败对手。5. 成年人:那个讲话的人太科格了,完全没有考虑他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