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鸣桡的词语解释
鸣桡的意思
拼音:míng ráo    注音:ㄇㄧㄥˊ ㄖㄠˊ
基本解释

谓开船。 唐 杜甫 《奉送崔都水翁下峡》诗:“无数 涪江 筏,鸣橈总发时。” 仇兆鳌 注:“橈,短棹也。”

基本含义
指在危急关头,鸣金收兵,停止战斗或争斗。
详细解释
成语“鸣桡”出自《左传·成公十四年》:“桡者,舟之小楫也,用以出入。鸣者,发声之谓也。”成语意为在关键时刻吹响号角,停止战斗或争斗。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在冲突、纷争或争斗的最关键时刻,通过停止战斗或争斗来避免进一步的冲突。
故事起源
相传战国时期,齐国与楚国为争夺一片沃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当战事进入白热化阶段时,齐国的将领邹忌提议在关键时刻吹响号角,停止战斗。他认为通过停战可以避免更大的伤亡,保护士兵的生命。最终,齐国吹响了号角,停止了战斗,这一行动被后人称为“鸣桡”。
词语结构
动宾结构
例句
1. 在国际关系中,我们应该学会在适当的时候鸣桡,以避免冲突升级。2. 面对敌人的进攻,我们必须坚决鸣桡,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鸣桡”这个词的发音,想象在战场上吹响号角,停止战斗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战争、和平相关的成语,如“以战养战”、“和平共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战争是残酷的,我们应该学会在适当的时候鸣桡,停止战斗。初中生:面对学习中的竞争,我们应该合理竞争,而不是争吵不休,需要学会鸣桡。高中生:在人际关系中,当争执升级时,我们应该懂得鸣桡,以保持和谐。
(0)
诗文中出现“鸣桡”的诗词

鹧鸪天·其二

已分江湖寄此生。长蓑短笠任阴晴。

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

奇绝处,未忘情。几时还得去寻盟。

江妃定许捐双佩,渔父何劳笑独醒。

(0)

莲浦谣

鸣桡轧轧溪溶溶,废绿平烟吴苑东。

水清莲媚两相向,镜里见愁愁更红。

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风浪。

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0)

读孟浩然诗

春水长兰苕,春鸥来复饶。

云光欲到地,江色澹相摇。

浊酒同渔父,轻风动野袍。

岘山斜照里,归去趁鸣桡

(0)

奉使崔都水翁下峡

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

别离终不久,宗族忍相遗。

白狗黄牛峡,朝云暮雨祠。

所过频问讯,到日自题诗。

(0)

送从叔赴洪州

荣家兼佐幕,叔父似还乡。

王粲名虽重,郗超髯未长。

鸣桡过夏口,敛笏见浔阳。

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0)

题严先生钓台次韵

高隐留仙躅,鸣桡此暂停。

水当冬夜白,山自汉时青。

一片寒江石,千秋太史星。

孤标犹可接,底事怅飘零。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