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重午 chóngwǔ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旧时称端午。也作“重五”
- 详细解释
指重五。 宋 李之仪 《南乡子·端午》词:“小雨溼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宋史·刘温叟传》:“明年重午,又送角黍、紈扇。” 清 王应奎 《箬包船纪事》诗:“重午暨中秋,庙门搴灵旗。”参见“ 重五 ”。
- 基本含义
- 指太阳高照的正午时分,也比喻事情到了关键时刻。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事情到了紧要关头,需要下决心、采取行动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太阳正午高照的景象。
- 故事起源
- 关于成语重午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
- 词语结构
- 重午为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单独的词组成。
- 例句
- 1. 考试的时候到了,同学们都感到时间紧迫,大家都知道现在是重午时刻,不能再拖延了。2. 这个项目进入了关键阶段,现在是重午时刻,我们必须要加倍努力,争取取得好的结果。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太阳高照的正午时分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太阳正午高照的炎热景象,形容事情到了关键时刻,需要下决心、采取行动。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时间有关的成语,如“黄昏”、“一刻千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夏天的时候,太阳在重午的时候最热。2. 小学生:考试的时候到了,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是重午时刻,不能再玩了。3. 初中生:这个比赛进入了决赛阶段,现在是重午时刻,我们必须要全力以赴,争取胜利。4. 高中生:高考的时候到了,同学们都感到时间紧迫,大家都知道现在是重午时刻,不能再懒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