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传志常用于描述一位具有远大理想和志向的人,他们不仅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还会通过言行激励他人追求自己的梦想。这个成语常用于表扬那些对社会有积极影响、能够激励他人的人。
- 例句
- 1. 他是一位传志的教育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榜样影响了无数学生。2. 她致力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位真正的传志者。
- 基本含义
- 传承志向,传播志愿
- 基本解释
亦作“ 传誌 ”。文体名。即传记。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或书籍。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辨证·文公能画》:“又 欧文 説 林逋 亦能画,皆传志所不载也。” 清 恽敬 《<李氏三忠事迹考证>书后》:“ 宜兴 李庆来 鹿耔 采集先世三忠事蹟,为考证一卷,而以诸名人所为传志杂文冠之。” 章炳麟 《文学说例》:“夫惟官号地望,著於标题,施於传誌谱録者,必用今名,而废弃、外来、新造之语,皆不得代,此文辞之恒例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沿路有人发一张《克氏日报》,上面还载着许多弔文传志。”
见“ 传志 ”。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传志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如“传道授业解惑”,“传经送宝”,以及“传经之宝”。这些成语都与知识传承、智慧传播有关,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传志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传志,将我的绘画技巧传给其他同学。2. 初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传志,带领同学们共同努力,争取更好的学习环境。3. 高中生:我将来想成为一名医生,我要传志,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贡献。4. 大学生:作为一名志愿者,我要传志,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实现他们的教育梦想。
- 故事起源
- 传志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班固传》中,记载了班固传承父亲班彪的志向和学术思想。班彪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影响了很多后来的学者。因此,传志成语由此衍生而来,用以形容传承和传播优秀的志向和理念。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传志”拆分为两个部分来记忆。思考“传”字的含义,它表示传递或传承。然后,将“志”字与志向和志愿联系起来,表示人们的追求和理想。通过理解和联想这两个部分的含义,可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成语“传志”。
- 词语结构
- 传志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传”和名词“志”组成。其中,“传”表示传递或传承,“志”表示志向或志愿。
- 详细解释
- 传志是指将志向、志愿传承下去或传播出去。它强调通过言传身教、激励他人来推动社会进步或个人成长。这个成语表达了人们传承优秀品质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