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夭枉常常用于形容对某人的期望过高,例如:对一位学生的能力过高评价导致他无法达到期望的表现;或者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期望过高,结果却不如预期。此外,夭枉也可以用于讽刺或调侃,例如:当某人自称是天才,但实际上表现平平时,可以用夭枉来嘲讽他的自负。
- 例句
- 1. 他对这个学生的能力夭枉了,结果他连基本的知识都掌握不好。2. 我们对这家餐厅的评价夭枉了,实际上他们的服务和菜品都一般般。3. 别夭枉自己,你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
- 基本含义
- 指对某人或某事物的评价过高或判断错误。
- 基本解释
(1).短命早死。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脆促良可哀,夭枉特兼常。”《新唐书·西域传上·党项》:“老而死,子孙不哭;少死,则曰夭枉,乃悲。” 王闿运 《黄司使诔》:“奄忽夭枉,至于永诀。”
(2).比喻事情中途失败。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功业夭枉,身名埋没。”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学术无成,功业夭枉。”
- 延伸学习
- 夭枉是一个常用的成语,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可以继续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夸大其词、高估、期望过高等,以扩展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夸奖我写的作文夭枉了,实际上我觉得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2. 初中生:我觉得这个电影的评分夭枉了,它并没有那么好看。3. 高中生:有人对他的才华夭枉了,但实际上他只是勤奋努力而已。4. 大学生:对这个科研项目的成果夭枉了,实际上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验证。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夭枉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讲述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叫做夭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名字很好听,不需要改变。但是,夭这个名字实际上意味着短命。人们都劝他改个吉利的名字,但他却认为人们夸大了他的名字的意义,认为自己不会短命。结果,他真的夭折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过高估计自己或他人往往会导致错误的判断和结果,因此被形容为夭枉。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夭枉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路上走着,突然被一根枉曲的树枝夭住了脖子,这个场景既夸张又滑稽,容易让人记住夭枉这个词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夭枉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夭”是形容词,表示短命;“枉”是动词,表示错误、无益。结合在一起,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评价过高或判断错误。
- 详细解释
- 夭枉是一个贬义词,意味着对某人或某事物的评价过高或判断错误。它常常用来形容过高估计某人的能力或价值,或者对某事物的期望过高而导致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