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有坚定的信念,不受他人的干扰或质疑。可以用于表达个人独立思考、坚持原则的精神。
- 例句
- 1. 他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不会被他人的批评所动摇,不以人废言。2. 尽管遭受了很多质疑和反对,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以人废言。
- 基本含义
- 不因为别人的言论而受到影响,坚持自己的信念或判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坚持自己观点相关的成语,例如“坚持不懈”、“抱残守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画画,虽然有些同学说我画得不好,但我会不以人废言,继续努力。2. 初中生:我对自己的梦想很有信心,不会因为别人的质疑而动摇,我要不以人废言。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我会坚持自己的兴趣和理想,不会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我要不以人废言。
- 故事起源
- 不以人废言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四年》中,被认为是孔子的一句箴言。故事中,孔子的学生曾子因为不同意孔子的某个观点,而与他发生了争执。孔子对曾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不以人废言,不穷为贱。”意思是说一个真正的君子会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因为别人的话而改变自己的信念。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坚持自己的信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独立的岛屿上,周围有很多人在说话,但你却坚定地保持自己的立场,不受他们的言论所影响。
- 词语结构
- 不以 + 人 + 废言
- 词语解释
- bù yǐ rén fèi yán ㄅㄨˋ ㄧˇ ㄖㄣˊ ㄈㄟˋ ㄧㄢˊ
不以人废言(不以人廢言)
谓不因其人品可议或地位卑下而不听取其正确的言论。《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邢昺 疏:“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无德而废善言也。”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是以敢冒其丑,而献其忠,必知为朝士所笑。圣主不以人废言。伏惟陛下少垂神听,臣则幸矣。” 唐 陆贽 《论叙迁幸之由状》:“伏惟陛下不以人废言,不以言废直。千虑一得,或有取焉。”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