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不幸的事情或灾难突然降临,与个人无关的情况。
- 例句
- 1. 他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突然遭遇外祸,家破人亡。2. 这场洪水是外祸,与我们无关。
- 基本含义
- 指外来的灾祸或祸患。
- 基本解释
◎ 外祸 wàihuò
[foreign aggression;external aggression;aggression from abroad] 外患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外祸相关的成语,如“自作自受”、“自食其果”等,可以帮助加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原本过着快乐的生活,突然遇到外祸,家破人亡。2. 初中生:这场地震是外祸,与我们无关,但我们应该尽力帮助受灾的人们。3. 高中生:他们本来过着幸福的生活,却因为外祸而一夜之间失去了一切。
- 故事起源
- 《增广贤文》是一部中国古代的教育读本,其中收录了很多成语故事。关于外祸的故事是这样的:古时候,有个村子中的人们非常勤劳,一年四季都忙着耕种和收割。他们生活得很幸福,没有什么外祸。有一天,一个外地来的旅行者路过这个村子,他看到这里的人们过得很幸福,就起了恶意,故意引发了一场大火,烧毁了整个村子。从此以后,人们用“外祸”来形容由外部因素引起的灾祸。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外来的恶势力突然闯入你的生活,带来灾祸和不幸,这样就能够记住外祸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外祸的结构是“外”和“祸”两个字,其中“外”表示外部的,而“祸”表示灾祸。
- 详细解释
(1).外来的灾祸。《列子·力命》:“故迷生於俏,俏之际昧然。於俏而不昧然,则不骇外祸,不喜内福;随时动,随时止,智不能知也。” 张湛 注:“祸福岂有内外,皆理之玄定者也。见其卒起,因谓外至;见其渐著,因谓内成也。”
(2).来自国外的祸害。指外国的侵略。 毛泽东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在外祸、内难、再加天灾的压迫之下,农民广泛地发动了游击战争、民变、闹荒等等形态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