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赐祭的词语解释
赐祭的意思
拼音:cì jì    注音:ㄘㄧˋ ㄐㄧˋ
使用场景
赐祭常用于描述皇帝或贵族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祖先或神灵的敬意。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物的特殊礼遇或赞赏。
例句
1. 皇帝每年都会亲自赐祭,以祭祀先祖。2. 这个国家的领导人赐祭了烈士纪念碑,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基本含义
指皇帝或贵族赐予祭品,用以祭祀祖先或神灵。
基本解释

大臣身故,皇帝敕使往祭。 清 李元度 《国朝先正事略·张文和公》:“十一年,詔以 文端公 从祀京师贤良祠,復即家赐祭一坛。”《清史稿·礼志十二》:“ 道光 二十四年,定赐祭王、公以下仪,祭日,堂中陈仪卫,灵座前置供案,陈赐祭物品,左右分陈自备祭品。”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宗教信仰和历史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关于祭祀仪式和中国古代社会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清明节,我们会赐祭先人的墓地。2. 初中生:在古代,皇帝会亲自赐祭祖庙。3. 高中生:这个城市的市长赐祭了英雄纪念碑,向烈士致敬。4. 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研究中,人们常常讨论皇帝赐祭的意义和作用。
故事起源
赐祭这个成语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和皇权制度。在古代,皇帝或贵族会定期举行祭祀仪式,以祭祀祖先或神灵。在这些仪式中,皇帝或贵族会亲自赐予祭品,表示对祖先或神灵的尊重和敬意。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赐祭这个成语:1. 将“赐”和“祭”两个字分开记忆,赐指赠予,祭指祭祀。2. 想象一个皇帝亲自赐予祭品,用来祭祀祖先或神灵的场景。
词语结构
赐祭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赐”和名词“祭”组成。
详细解释
赐祭是由“赐”和“祭”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赐,表示皇帝或贵族赐予,赐予祭品;祭,指祭祀祖先或神灵。赐祭的含义是指皇帝或贵族赐予祭品,用以祭祀祖先或神灵。
(0)
诗文中出现“赐祭”的诗词

挽翁母许太夫人联

夫为宰相,状元子、状元孙,看门庭武达文通,世代勋贤,会见韦平承旧业;

帝褒贤母,御赐祭、御赐葬,极恩礼隆天重地,年家子姓,敬从钟郝缅遗徽。

(0)

寻墓诗为徐护卫作

嗟君何不怙,十一丧而母。

四十不知墓,匍匐来陇首。

珠江当其前,龟峰在其后。

蔓草既已平,牛羊满林薮。

号泣依旻天,水浆恒不口。

神明欲告人,不向蓍龟取。

蓍龟亦不知,精诚自相偶。

白骨忽踊跃,潜寐黄泉久。

浅土二尺中,待儿陈絮酒。

孝思所凝结,玉红自不朽。

心作漆灯光,耿耿悬培塿。

一穴乍明灭,莓苔积已厚。

蝼蚁所盘旋,咫尺劳相守。

昏绝忽僵仆,山鬼牵左肘。

肘下即瓷棺,阙地大逾斗。

刳血何淋漓,涓滴归无有。

白骨忽复肉,生气怀中走。

幽明一呼吸,生死相为寿。

薰用都梁香,惊精返窗牖。

西王好戴胜,麻姑未蓬首。

喜见出腹子,丈夫顷而黝。

才气世无双,豪杰效奔走。

显亲始羽林,养志胜肥牡。

石奋性恭谨,厕腧昔在手。

老犹孺子慕,仁爱及诸舅。

灵爽所凭依,重封庶不苟。

锦绮裣纵横,芳香相杂糅。

重招先考魂,嫡妣同樽缶。

黄沉雕琢之,血花涂左右。

高作马鬣形,合葬仍兹阜。

泪作一泓泉,身为白杨柳。

阴风长萧萧,石马助悲吼。

行人纷掩泣,看尔土亲负。

赐祭会有时,汤沐百馀亩。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