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芹献多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迎合上级或放弃原则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为了争取权力或地位而不择手段。
- 例句
- 1. 他为了博得上司的欢心,不惜芹献,放弃了自己的原则。2. 这个政客总是芹献,没有自己的主见。
- 基本含义
- 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迎合他人的意见或者放弃自己的原则。
- 基本解释
[释义]
(名)〈书〉谦称赠人的礼品或对人的建议。
[构成]
偏正式:芹(献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迎合、放弃原则相关的成语,如“过河拆桥”、“唯唯诺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为了讨好老师,芹献了一本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书。2. 初中生:他为了在班级里获得认可,经常芹献,从而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3. 高中生:为了进入理想的大学,他不惜芹献,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 故事起源
- 芹献的故事起源于《战国策·齐策四》。故事中,齐国大夫田忌在与赵国的赛马比赛中,原本拥有优势的田忌却被赵国的马王击败了。为了报复,田忌决定采取芹菜献给赵国的马王,以削弱其体力。最终,赵国的马王因为吃了芹菜而体力不佳,在与田忌再次比赛时被田忌的马击败。这个故事成为芹献成语的来源,形容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迎合他人的意见或放弃自己的原则。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芹菜和献礼物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为了迎合某个人而献上芹菜,从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列子·杨朱》:“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甞之,蜇於口,惨於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慙。”后因以“芹献”为礼品菲薄的谦词。《西游记》第二七回:“如不弃嫌,愿表芹献。”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愿以区区当芹献,藉充岁币少补偿。” 郭沫若 《苏联纪行·前记》:“我现在索性把我这几十天的日记倾箱倒箧地整理出来,作为芹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