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书信送到并为接收者所阅读。 鲁迅 《书信集·致赵家璧》:“早上寄奉一函,想已达览。” 胡适 《寄陈独秀书》:“二月三日,曾有一书奉寄,附所译《决鬭》一稿,想已达览。”
- 基本含义
- 指通达博览、见多识广的人。
- 详细解释
- 达览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一个人见多识广、通达博览,具备广泛的知识和阅历。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赞美那些有着广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人。
- 使用场景
- 达览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赞美一个人的学识渊博、阅历丰富,或者形容一个领域专家的广泛知识。它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在正式场合中,如写作、演讲等。
- 故事起源
- 达览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古代的士人注重修身养性、广博学识,他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作出贡献。达览这个成语正是形容了这种学识渊博、阅历丰富的人。
- 词语结构
- 达览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达”表示通达、宽广,而“览”则表示博览、阅读。两个字合在一起,形容了一个人的学识广博、见多识广。
- 例句
- 1. 他是一位达览之士,对各种领域都有深入的了解。2. 这本书让我对世界各地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达览。3. 他的阅历如此之广,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达览者。
- 记忆技巧
- 记忆达览这个成语可以通过将其与“大览”联想起来。想象自己站在高处,可以俯瞰整个大览景象,这样就能记住达览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感兴趣,可以深入了解古代士人的修身养性和学识追求。同时,也可以学习更多与达览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想成为一个达览之士,所以我每天都会读很多书。2. 初中生:我希望能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来拓宽自己的视野,成为一个达览者。3. 高中生: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达览者,所以我会努力学习各个学科。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希望能够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提升自己的学识,成为一个有广博知识的达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