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二京赋常用于形容写作、演讲或文章内容过于冗长、琐碎,缺乏重点和亮点的情况。可以用于讽刺、批评或调侃他人的长篇废话或啰嗦不清的表达方式。
- 例句
- 1. 这篇文章写得太长,真是一篇二京赋。2. 他的演讲内容冗长,听得我都快睡着了,简直是一场二京赋。
- 基本含义
- 指写作或演讲中的篇幅冗长,内容繁琐,缺乏重点和亮点。
- 基本解释
《西京赋》与《东京赋》的合称。《后汉书·张衡传》:“ 衡 乃拟 班固 《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諫。”亦省称“ 二京 ”。 晋 左思 《三都赋序》:“余既思慕《二京》而赋‘三都’,其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其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张衡 《二京》,迅发以宏富。”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其他文体,如诗、曲、文等,以及其特点和发展历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课太啰嗦了,感觉像在听一篇二京赋。2. 初中生:这本小说内容太冗长,简直是一部二京赋。3. 高中生:这篇论文的篇幅太长了,充满了二京赋的味道。4. 大学生:这位演讲者的发言太冗长了,真是一场二京赋。5. 成年人:这份报告写得太啰嗦了,简直是一份二京赋。
- 故事起源
- 二京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赋”这一文体。在古代,赋是一种富有文采的韵文,常用于描写山水风景、表达思想感情等。而京赋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赋,要求在一定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容,因此常被人们用来形容冗长而琐碎的文学作品。二京赋则是对京赋的进一步夸张和讽刺,形容内容更为冗长、繁琐的作品。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二京赋”拆分为“二”、“京”和“赋”三个字来记忆。同时,可以将其与冗长、繁琐的作品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联想。
- 词语结构
- 二京赋由“二”、“京”和“赋”三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二京赋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又称“京赋”。京赋是古代文人的一种创作方式,要求在一定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容,通常以形容长篇大论、冗长繁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