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高远常用于形容人的思想、境界、目标等具有深远、宏大、崇高的意义。可以用于表扬有远大抱负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事物的境界或目标。
- 例句
- 1. 他的目标很高远,希望能为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2. 这幅画的意境非常高远,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
- 基本含义
- 指思想、境界、目标等具有深远、宏大、崇高的意义。
- 基本解释
(1).又高又远。 汉 王充 《论衡·说日》:“从平地望 泰山 之颠,鹤如乌、乌如爵者, 泰山 高远,物之小大失其实。”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高远如长空片云。” 王汶石 《大木匠》二:“天空高远净洁,空气里夹杂着新麦苗的青草味。”
(2).高尚远大。《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邴原 ﹞秉德纯懿,志行忠方”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邴原别传》:“ 原 亦自以高远清白,颐志澹泊,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故英伟之士向焉。”《晋书·隐逸传·索袭》:“宅不弥亩而志忽九州,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虽 黔娄 之高远, 庄生 之不愿,蔑以过也。” 清 梅曾亮 《送韩珠船序》:“吾友 韩珠船 胸臆高远,当官有声。”
(3).高超深远。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不闻清谈讲道之言,专以丑辞嘲弄为先,以如此者为高远,以不尔者为騃野。”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一》:“其神情高远,絶无都城紈綺市井之习,亦一时胜士。”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至如 太白 《乌栖曲》诸篇,则又寓意高远,尤为雅奏。” 朱自清 《论逼真与如画》:“如 元 朝 倪瓒 的山水画,就常不画人,据说如此更高远,更虚静,更自然。”
(4).高贵其身分,久远其历史。《淮南子·修务训》:“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託之於 神农 、 黄帝 而后能入説。乱世闇主,高远其所从来,因而贵之。”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高远相关的成语,如“志高气扬”、“胸怀大志”等,以丰富对高远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后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为人类的发展做出高远的贡献。2. 初中生:我希望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进入一所高远的大学。3. 高中生: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音乐家,创作出高远的音乐作品。4. 大学生:我希望未来能够在国际组织工作,为世界和平做出高远的努力。
-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庄子与他的学生齐物论的对话。其中,庄子告诉学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意思是人的生命有限,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追求无限的知识和境界,是人生的最高追求。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高远”的发音与“高原”相联想,高原代表着高远、广阔的意象,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高远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高”和“远”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高远形容事物的境界或目标具有深远、宏大、崇高的意义。常用来形容人的胸怀、志向、抱负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境界、目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