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周材 ”。1.济世之才。《文选·王康琚<反招隐诗>》:“周才信众人,偏智任诸己。” 李善 注:“以出仕为周才,隐居为偏智。” 唐 杜甫 《山寺》诗:“以兹抚士卒,孰曰非周才。” 仇兆鳌 注:“若移此奉佛之心,以抚恤军士,岂非弘济才乎?”
(2).指有济世之才的人。 宋 曾巩 《吏部尚书制》:“其於程能议功,定勋颁爵,当率厥属,谨循科条,非得周材,曷称兹位?”
- 基本含义
- 指全面才能出众的人。
- 详细解释
- 周才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各个方面都有才能,能够全面发展。这个成语强调一个人在多个领域都有出色的才能和能力,不仅在某个特定领域有优势。周才的人通常具备多种技能,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发挥作用。
- 使用场景
- 周才一词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全面发展,多才多艺的人。它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在各个领域都有出色表现的能力,也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全面素质和才华。
- 故事起源
- 《战国策·魏策四》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叫周青的人,他有才华、有智慧、有勇气,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他在魏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因此被人们称为“周才”。
- 词语结构
- 成语“周才”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 1. 他是个周才,不仅擅长音乐,还擅长绘画和写作。2. 她是个周才,无论是学习还是运动都很出色。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周才”与全面发展、多才多艺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将周才想象成一个人,他在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才能和技能,如绘画、音乐、写作等。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多才多艺”、“全才”等,进一步扩展对多才多艺人才的认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周才,不仅擅长画画,还擅长数学。2. 初中生:她是个周才,无论是学习还是体育都很出色。3. 高中生:他是个周才,不仅擅长音乐,还擅长写作和领导能力。4. 大学生:她是个周才,不仅擅长学术研究,还擅长演讲和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