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窳惰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懒散、不思进取,不肯努力工作或学习的状态。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没有上进心、不努力奋斗的人,也可以用来自我警示,提醒自己不要懒散。
- 例句
- 1. 这个学生窳惰得连作业都不肯做。2. 他窳惰成性,从不愿意自己去争取机会。
- 基本含义
- 指懒散、懒惰,形容人懒得动或不肯动。
- 基本解释
◎ 窳惰 yǔduò
[be weak and lazy] 懈怠懒惰
- 延伸学习
- 除了窳惰,还有许多与懒惰相关的成语,如懒散、懒洋洋、怠惰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丰富对懒惰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窳惰得连作业都不肯做,老师批评了他。中学生:他窳惰成性,从不愿意自己去争取机会,这样怎么能成功呢?大学生:不要窳惰,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好的未来。
- 故事起源
- 关于窳惰的故事起源不详。这个成语可能是在民间流传,并逐渐被广泛使用。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窳惰与懒散、不努力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比如,想象一个人窳窳地躺在床上,懒得动弹,这样可以帮助记忆窳惰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窳惰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
- 详细解释
亦作“ 窳墯 ”。懒惰。《商君书·垦令》:“农无得糶,则窳惰之农勉疾。”《韩非子·南面》:“是以愚戇窳墯之民,苦小费而忘大利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序》:“且天子亲耕,皇后亲蚕,况夫田父,而怀窳惰乎?” 清 谭嗣同 《仁学》四四:“人惟窳惰,不欲兴事,则心无意於求简,而听其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