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犹膏血。脂膏与血液。 汉 司马相如 《喻巴蜀檄》:“是以贤人君子,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而不辞也。”
(2).引申为心血。 明 袁宏道 《慈溪钱君墓石铭》:“温然而煦育耶,唯先公之膏液也。”
(3).犹膏雨。《文选·左思<蜀都赋>》:“虽星毕之滂沲,尚未齐其膏液。” 张铣 注:“凡月附於毕星则雨,虽其滂沲,终不可齐此之膏液。”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二:“膏液乍霑洒,草木生新香。”
(4).动植物体内或植物果实内的油脂。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古赋一》:“正犹菽粟之甘,太牢之肥,仁人之所先得,而古今之所同嗜,君子所以哺其膏液而鲜能知之者,所以为凡民之所归也。”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膏液》:“草木之实,其中韞藏膏液而不能自流。假媒水火,凭借木石,而后倾注而出焉。”
- 基本含义
- 指润滑或滋润的液体。
- 详细解释
- 膏液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膏指的是一种黏稠的润滑剂,液指的是液体。膏液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种液体的黏稠程度,一般用来形容一些油腻、黏稠的液体。
- 使用场景
- 膏液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用得较少,一般用来形容一些黏稠的液体,比如黏糊糊的蜜糖、浓稠的面霜等等。
- 故事起源
- 膏液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它是根据成语中的字义组合而成的,用来形容液体黏稠的程度。
- 词语结构
- 膏液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这种面膜的膏液很稠,用完后皮肤会很滋润。2. 这个果酱的膏液十分浓稠,很适合涂抹在面包上。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膏液与黏稠的液体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下膏液的黏稠程度,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一些与膏液相关的词语和成语,比如膏药、膏方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了一些膏液把纸黏在墙上。2. 初中生:这种护肤品的膏液很滋润,适合干燥的皮肤。3. 高中生:这个果酱的膏液很浓稠,可以涂抹在面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