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皇帝下诏任命。《新唐书·隐逸传·贺知章》:“ 申王 薨,詔选挽郎,而 知章 取捨不平,荫子喧诉不能止。”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一:“ 咸平 三年十二月丁未,詔选判司簿尉充吏部流内銓南曹主事。”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刘宗器送行诗》:“ 正统 十三年, 彭时 榜进士,詔选北士为庶吉士,命儒臣教督之。”
(2).皇帝亲自在殿廷考试取士。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法本 请其从来。生对以:‘儒学进身,将赴詔选,游学连郡,访诸先觉。’”参见“ 詔策 ”。
- 基本含义
- 指皇帝下诏令选举人才,也泛指选拔人才。
- 详细解释
- 诏选是由“诏”和“选”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在古代中国,皇帝常常通过下诏令来选拔人才。这个成语泛指选拔人才的行为,表示对人才的重视和挑选。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选拔人才的行为,也可以用来表达对人才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公司、学校等组织选拔人才的过程,也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个人才的赞赏和认可。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皇帝选拔人才的制度。在古代,皇帝通过下诏令来选拔人才,以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因此,诏选成为了一个表示选拔人才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诏选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诏”和“选”。
- 例句
- 1. 公司在年底会举行一次诏选,选拔出优秀的员工进行表彰。2. 这个学校非常重视诏选人才,每年都会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学生。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位皇帝,通过下诏令来选拔人才,以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选拔人才制度,以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选拔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每天都在课堂上诏选优秀的学生回答问题。2. 初中生:学校举行了一次诏选活动,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学生代表。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够通过诏选获得一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4. 大学生:大学里的社团经常会进行诏选,选拔出具有特长的学生加入。5. 成年人:公司对于诏选人才非常重视,每年都会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员工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