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堵姓的词语解释
堵姓的意思
拼音:dǔ xìng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那些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的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争论中固执己见,不愿意改变自己的错误观点或行为。
例句
1. 他真是个堵姓的人,无论别人怎么劝告,他都不听。2. 这个学生非常堵姓,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非常固执,顽固不化,不肯听从劝告或改变自己的错误行为。
基本解释

 拼音: dǔ xìng

概述

堵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郑国,以封邑名为氏。历史上姓堵的名人有堵简、堵霞、堵胤锡。堵姓宗祠有两个通用对联:族繁郑国;德被宜都。忠节见推于江浙;氏族首笔于春秋。

姓氏源流

堵(Dǔ)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郑国,以封邑名为氏。春秋时期郑国有大夫洩寇,是 执政大臣之一,与叔詹、师叔被称为“三良”。因他被封于堵邑(今河南省方城一带),所以又称为洩伯、洩堵寇、堵叔。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堵”为姓,称堵姓。

得姓始祖:洩寇(堵叔)。堵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的公族,始祖堵叔是圣君周文王的后裔。根据《姓氏考略》上的记载,堵姓出自姬姓,堵原是一个地名,是郑国大夫洩伯的采邑,他的后代以邑为氏,世称堵氏,望族出于河南。据《左传》上记载郑国有堵叔。而《古今姓氏书辩证》上指出春秋时期郑国有堵叔。实际上楚国堵敖的后代亦有堵氏。当时的郑国位置,就在今天的河南省中部黄河以南的一带,采邑的“堵”在方城县一带,这里是全国堵姓家族的发源地。望族居于河东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夏县北。故堵氏后人奉堵叔为堵姓的得姓始祖。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深入学习成语“堵姓”:查找更多的例句,了解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情况。探索类似意思的成语,比如“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等,加深对该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一个堵姓的人,不听老师的话。初中生:我爸爸很堵姓,总是不肯改变自己的观点。高中生:她太堵姓了,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故事起源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一段故事是“堵姓”的来源。故事中,贾母为了教训贾瑞,让他背着自己的名字去找贾宝玉,看他是否能够听从贾宝玉的劝告。然而,贾瑞却固执地坚持自己的姓氏,不愿意改变。因此,人们就用“堵姓”来形容那些固执己见、不肯改变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成语“堵姓”:将“堵”和“姓”两个字分开记忆,想象一个人堵住了自己的姓氏,表示他固执己见不愿意改变。
词语结构
堵+ 姓
详细解释
成语“堵姓”由“堵”和“姓”两个字组成。其中,“堵”表示阻塞、堵塞,意味着无法通过或无法突破的障碍;“姓”则表示姓氏、姓别,代表个体的特征。整个成语引申为一个人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或改变自己的错误行为。
(0)
诗文中出现“堵姓”的诗词

三饶述怀

三饶设治初,颇用忧山贼。

孤城依山立,陶筑资民力。

至今古砖文,分堵姓名勒。

倭寇海上来,东风战云黑。

濒海虽蹂躏,严城晏游息。

百里控山川,亦古诸侯国。

王公设险心,实用辅其德。

同治元二间,黄巾势危迫。

距关民气勇,乃过丸泥塞。

承平岁已久,生齿益繁殖。

吏治浸不修,宽假恣奸慝。

外教乘隙来,从者纷相惑。

山川固云险,寇已入门阈。

山田岁两熟,民生在稼穑。

年荒百货贵,菜茹当肉食。

道上逢老农,喘汗有饥色。

谁为富教谋,用奏循良绩。为尔祝坻京,为尔云螟?。

驱车过山邑,怀古心焉恻。

峨峨望海岭,秋风浩无极。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