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草盛且高貌。《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朱熹 集传:“骄骄,张王之意。” 明 何景明 《雨颂》:“从横其委,维秀骄骄。”
(2).骄纵貌。《司马法·定爵》:“骄骄慑慑,吟嚝虞惧,事悔,是谓毁折。”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非常自满、自负,过于自信而不虚心谦逊。
- 详细解释
- 骄骄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自负、自满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人常常过于自信,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或批评,缺乏谦虚和谨慎的态度。骄骄的人容易因为自己的自满而忽视自己的不足之处,无法正视问题并作出改变。
- 使用场景
- 骄骄一词常用于描述那些过于自信、目中无人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不虚心谦逊的人,提醒他们要保持谦虚的态度,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 故事起源
- 《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公子名叫骄,他天生聪明才智过人,因此自负得很。一天,骄公子去拜访一位智者,智者对他说:“你虽然聪明,但是缺乏谦虚和谨慎的态度,这样会影响你的成长。”骄公子听后非常生气,认为智者是在嫉妒他的才能,于是他转身离去。从此以后,人们用“骄骄”来形容那些过于自负的人。
- 词语结构
- 骄骄是一个叠词,由两个相同的“骄”字组成。
-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很骄骄,从不接受别人的意见。2. 这个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得非常骄骄,结果却输得一败涂地。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骄阳”这个词相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骄阳表示阳光明媚,人们容易感到自信和愉快。但是,如果一个人过于自信,就像骄阳一样,容易导致骄傲和自满的心态。因此,我们可以将“骄阳”与“骄骄”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骄骄相似含义的成语,如“骄阳似火”、“骄傲自满”等,帮助扩大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考了满分,变得骄骄起来。初中生:她在班里成绩最好,但是她并没有变得骄骄。高中生:他取得了好成绩,但是他没有因此而变得骄骄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