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承奉一般用于形容接受和履行对长辈、上级、权威人物或事物的尊敬和崇敬。常用于描述对于家长、老师、领导等的尊敬和服从。
- 例句
- 1.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承奉老师的教诲,努力学习。2. 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承奉父母的教导,孝敬他们。
- 基本含义
- 接受和承担尊敬、崇敬的责任和任务。
- 基本解释
(1).承命奉行。《后汉书·和帝纪》:“宣布以来,出入九年,二千石曾不承奉,恣心从好。”《晋书·慕容超载记》:“ 超 亦深达 德 旨,入则尽欢承奉,出则倾身下士,於是内外称美焉。”
(2).奉承讨好。 唐 李翱 《疏屏奸佞》:“臣以为察奸佞之人亦有术焉,主之所欲,皆顺不违,又从而承奉先后之者,皆奸佞之臣也。”《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自去安排着佳肴美饌,承奉 瑞虹 ,说道:‘小娘子定饿了,且喫些酒食则个。’”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尊敬、崇敬相关的成语,如“尊师重道”、“敬老慈幼”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承奉爸爸妈妈的教诲,好好学习。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承奉老师的教导,努力进步。3. 高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承奉同学们的期望,全力做好工作。4. 大学生:我们作为新一届学生会的成员,要承奉学校领导的指示,为同学们服务。
- 故事起源
- 关于承奉的具体故事起源暂无明确记载。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承奉”联想为“接受和履行尊敬的责任”,并结合具体的例句进行记忆。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详细解释
- 承奉是指接受并履行对尊敬、崇敬对象的责任和任务。这个成语强调了对于尊敬的人或事物的敬重和奉献,表达了对于权威的顺从和对于责任的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