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4日(农历四月初七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走令的词语解释
走令的意思
拼音:zǒu lìng    注音:ㄗㄡˇ ㄌㄧㄥˋ
基本解释

传令。 隋 侯白 《启颜录·短人行》:“ 高密公主 乃曰:‘我 段 家儿郎,亦有人物。’走令唤取 段恪 来,令对 玄同 。”

基本含义
指行为举止得体,符合礼仪规范。
详细解释
走令一词源自古代官吏行走时的礼仪规范,表示行走得当、举止得体。它强调一个人在行动中要注意礼节和规范,不失体面,不失尊严。
使用场景
走令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行为得体,符合社会礼仪规范。可以用于表扬一个人的品行端正,也可以用于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举止。
故事起源
走令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杨阜传》中。相传东汉末年,杨阜曾任职于刘备的幕府,他对自己的行为非常注重,行走时总是端庄得体。因此,人们常用“走令”来形容他的行为规范,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词语结构
动词+名词
例句
1. 他走路总是走令,举止得体,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好印象。2. 在公共场合要注意走令,不要大声喧哗或者随地乱扔垃圾。
记忆技巧
可以把“走令”与“行走得当、举止得体”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在行走时保持着端庄的姿态,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礼仪和仪态相关的成语,如“言行举止”、“礼貌待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注意走令,不要在教室里乱跑。2. 初中生:作为学生代表,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走令,给同学们树立榜样。3. 高中生:参加面试时要注意走令,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自信态度。4. 大学生:在社交场合要注意走令,不要说粗话或者举止粗鲁。5. 成人:走令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保持得体的举止。
(0)
诗文中出现“走令”的诗词

杀虎行

象山猛虎多侪侣,象城十里无人语。

衔驹攫犊绕市行,藜藿频年遍青野。

令君下车走令符,山氓献虎如献俘。

金刀毒砮竟大索,五日格杀三于菟。

令君仁且厚,杀气乃赳赳。

汛祛五害如摧朽,嗟嗟弘农亦何有。

(0)

金陵杂诗·其二

春雨收山半,江天出翠层。

重闻百五日,遥祭十三陵。

祝版书孙子,祠官走令丞。

西京遗庙在,天下想中兴。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